「白翎鷥,捙畚箕,捙到溪仔墘。跋一倒,抾著一仙錢~」
這首閩南語唸謠相信不少人都有聽過,歌詞描述白鷺鷥拖著畚箕走到溪邊,不小心跌了一跤,沒想到卻因此撿到一塊錢,寓意禍福相依。白鷺鷥是台灣常見的鳥類,記憶中不論是淺山、溪溝、農田甚至海濱濕地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身影,客家人稱這些體色純白的鳥類為「白鶴仔」。但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經常把多種鷺科鳥類,都稱為白鷺鷥。像是蒼鷺屬的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屬的小白鷺;以及今天要介紹的主角——牛背鷺屬的黃頭鷺。
前段提到的四種鷺科鳥類經常被誤認,也都被俗稱為白鷺鷥,但卻分屬三個不同的屬,其中大白鷺、中白鷺及小白鷺皆以魚類為主食,容易在溪邊或是海邊發現;黃頭鷺則以昆蟲、蛙類等生物為主食,易在田裡看見,一般形容跟著水牛或是曳引機在農田裡覓食的白鷺鷥,指的就是牠。
黃頭鷺又被稱為牛背鷺,是因為在過去牽牛犁田的時代,常可以見到黃頭鷺站立於耕牛背部,以逸待勞地等待牛隻移動或土地翻攪,捕食寄生蟲或昆蟲、青蛙、蚯蚓等,根據資料顯示,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黃頭鷺捕捉更多食物,相較於自行覓食,「逐牛而食」能讓他們多出3.6倍的收穫。
除了黃頭鷺之外,八哥、大卷尾也常常跟在耕牛身後大吃一頓,八哥甚至跟黃頭鷺一樣會站在牛背上,啄食牛隻身上的寄生蟲,是大自然動物之間互惠互利的經典例子。
黃頭鷺在鹿寮坑並不少見,常出現在柑橘園裡找尋食物,偶爾也可以看見出現在溪溝邊。鷺科鳥類有混居的習慣,尤其以黃頭鷺、小白鷺與夜鷺最常聚居築巢,形成吵雜的鷺鷥營。黃頭鷺的黃頭特徵並不是一直存在,只有在繁殖期(3~7月)頭部羽毛呈現黃橘色,非繁殖期的黃頭鷺羽毛其實是全白的,因此小白鷺與非繁殖期沒有黃頭的黃頭鷺很難一眼分辨,不過多看兩眼分辨出來其實還是可以的,因為小白鷺的喙呈現黑色,而黃頭鷺的則是橙黃色,只是要判識50公分個體的嘴巴顏色,對視力的要求有點高就是了。
作為台灣常見的鳥類,我也很好奇過去是否有人食用過黃頭鷺,依稀有印象幼時聽說過有人會捕抓,輾轉詢問到南部老家的親戚長輩,才知道早期的確有捕抓「白鷺鷥」食用的習慣,但必須要是吃魚的,因為田裡吃蟲的比較腥臭。也就是說大白鷺、中白鷺及小白鷺才能吃,以蟲為主食的黃頭鷺則逃過一劫。
那位長輩還補充說道,常見的水鳥如白鷺鷥、蒼鷺、夜鷺、小水鴨……等,在過去都曾被當作蛋白質來源,不過隨著蛋白質的取得逐漸容易與《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上路,獵捕野鳥食用的行為已經不再常見。
留鳥、候鳥、過境鳥與迷鳥
黃頭鷺 檔案
中文名:黃頭鷺
別名:牛背鷺、牛鷺仔(台)、白翎鷥(台)、白鶴仔(客)
科名:鷺科
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分佈:非洲、歐洲、南亞、東南亞、澳洲及美洲皆有出現。部分地區列為外來種,但未有地區列為入侵種。
生態:台灣常見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喜愛在旱地上行走。有夏候鳥、冬候鳥及留鳥。
特徵:
- 雌雄鳥同色。
- 體長約50公分;翅展約90公分。
- 嘴橙黃色,腳、趾為黑色至褐色。
- 繁殖期頭部、前頸、上胸等處羽毛為黃色,其餘部分白色;非繁殖期則為全白,但頭部仍有不明顯的淡黃色。
參考資料
- 《野鳥放大鏡—食衣篇》天下遠見出版。
- 《台灣鳥類誌(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 《台灣野鳥手繪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出版。
- 全球入侵種資料庫
- 國家公園數位典藏—候鳥介紹
- 鷺科辨識小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