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地下水開發興衰 意外造就先民「蜘蛛車」鑿井工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日治時期地下水開發興衰 意外造就先民「蜘蛛車」鑿井工法

2023年05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早期農業社會與水資源關係密不可分,水情吃緊時,居民必須開鑿深層水井取水,鑿井業曾經盛極一時。當時農民會使用一套名為「蜘蛛車(柴井車)」的設備鑿井,操作簡易且成本低廉,不過技術起源眾說紛紜,中研院學者最新調查指向,可能是從日本傳入,經過台灣精簡改造才逐漸普及。


雲林縣口湖鄉水井村的「蜘蛛車(柴井車)」仿製品。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CC BY-NC 3.0 TW);發佈於《台灣農村數位博物館》

農民的取水智慧 簡易又有效的蜘蛛車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顧雅文長期投入水文化研究,他分享研究成果指出,早期中南部地區因缺水難以發展農業,即便嘉南大圳通水,仍有不少位在「水尾」的地方必須鑿井取水,水井產業一度興盛。

顧雅文指出,台灣人曾研發出一套簡易、成本低廉的鑿井設備,俗稱「柴井車」或「蜘蛛車」。外型像一個架高摩天輪,多為竹製或木製,輪子外圍纏繞著細長的竹索,竹索末端垂下一個沉重鐵管。鑿井工程需要八到十名人力,工人會站在井架上用人力踩動輪框、收放竹索,帶動鐵管上下衝擊地面,反覆多次就能慢慢鑿出一個洞。


柴井車操作情形。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CC BY-NC 3.0 TW);發佈於《台灣農村數位博物館》

鑿地的鐵管更是暗藏玄機,顧雅文說明,鐵管下方裝有特製活門,泥砂只進不出,鑿地數次就會裝滿泥砂,此時工人只要將鐵管拉起倒出,就可以繼續深入孔洞鑽掘。有經驗的團隊更會記錄下泥砂層深度,以利日後鑽井工作。

成功鑿到水層後,還要將經過處理的長竹筒垂直置入洞裡當引水管,因此也被稱為「竹井」。這樣的竹井深度可鑽透不透水層,採到受壓地下水,深度甚於以往人力挖掘的淺井。


裝有活門機關的鑿管。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CC BY-NC 3.0 TW);發佈於《台灣農村數位博物館》

日治時期地下水開發興衰 意外造就蜘蛛車 

顧雅文說,鑿井技藝又以雲林「水井村」最負盛名,早期當地居民多以鑿井為業,因此成為地名。但蜘蛛車不是當地村人憑空發明,出現的時間點、發源地至今仍是歷史學者研究的項目之一。

台灣的深層水井技術源自何處?顧雅文持續追查發現,深層地下水開發應起源自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引進西方的重型掘井機具,以工業化技術高效率開發深層水井,1910年代更為了糖業發展,在嘉南平原地區展開大鑿井計畫。同時,日本傳統水井業者的人工掘井工法「上總掘」也悄悄在台灣發展。

顧雅文認為,西方機械技術與人工的上總掘掘井工法,其實同時存在於台灣。1920年代後嘉南大圳通水,日本總督府漸漸不再關心地下水開發,上總掘技術在台灣農村持續擴散,民間開始自行設計更簡易的設備,漸漸演變成在各地鑿井取水的蜘蛛車。


日本「上總掘(かずさぼり)」掘井工法,起源自明治時代初期,千葉縣中西部地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あばさー(CC0)

抗旱救命水 民間井盤點納管

2021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嚴重衝擊中南部地區供水,今年降雨情況更不樂觀,「大旱」在台灣儼然成為常態。參考先人經驗,地下水或許是個解方,顧雅文建議,民間有很多既有水井,政府應先全面盤點,再建立管理措施。

近年水利署積極輔導民間水井納管,今年因應旱象,跟地方合作開鑿了50口抗旱水井。水利署說明,地下水資源應用必須評估水文與水位變化,避開地層下陷區域。開鑿後也要設定警戒水位,確保豐水期可以自然回注地下水。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