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6月2日夜間接獲了研究捕捉繫放的一隻黑熊死亡訊號,隔日在台中市和平區橫流溪旁的山區找到黑熊遺體。經檢視,黑熊左前肢受困於俗稱「山豬吊」的套索陷阱,但沒有明顯的外傷,送解剖檢驗,推測是脫水而死。
有黑熊媽媽之稱的屏科大教授黃美秀表示,在台灣,套索陷阱(主要是俗稱的「山豬吊」)對於台灣黑熊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放置山上的陷阱大多未經申請;她想懇切呼籲,台灣黑熊分布的重點熱區,應該「零吊子」。
85公斤公熊野放三個月就遇害,嚴重脫水
林務局透過新聞稿說明,東勢林區管理處表示,該處「大雪山及谷關地區黑熊族群監測計畫」,於2022年3月起委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黃美秀教授團隊執行,頸圈編號93685黑熊於今(2023)年3月24日在大雪山捕捉後繫放,體重85公斤,是四肢健全的成年大公熊。該黑熊繫放追蹤兩個多月期間所回傳的移動軌跡顯示,活動範圍大致於屋我尾山及橫流溪周邊山域,每移動一段距離會在小區域停留約兩至四天,再往下一處移動。
東勢林區管理處進一步說明,研究用頸圈設定每8.5小時定位一次,每定位五次透過衛星回傳一次訊號,監測團隊最快每42.5小時會接獲黑熊活動點位訊號,但衛星訊號會受天候、地形及黑熊活動姿勢影響,無法確保每次都能成功接獲訊號。
依據監測團隊回報資料顯示,93685黑熊於5月29日起開始停留;由於期間未收到回傳訊號,遲至6月1日中午接獲訊號,比對整體移動軌跡未發現異常情形,惟於6月2日晚間11時接獲系統發送死亡訊號,該處於6月3日清晨6時立即派員前往訊號最後位置搜尋,不幸於上午10時在橫流溪旁山域尋獲該黑熊遺體。
93685黑熊遺體已於6月4日上午在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X光及斷層掃描等檢驗,初步判定除左前肢有套索纏繞痕跡外,無槍傷或其他明顯外傷,屍體經送交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結果顯示黑熊受困陷阱時間不長,但有嚴重脫水現象,推測死因與脫水有關。
黃某秀呼籲黑熊熱區「零吊子」,林務局呼籲申領改良獵具
黃美秀表示,從動物在死亡現場的照片可看出,位置是在陽光曬得到的地方,這對在陷阱上猛烈掙扎的動物而言,非常的不利,因為動物體溫會急遽升高,加上脫水,很容易就走了,甚至不用一天。
看在這次死亡黑熊還有近年的所有熊救傷數據,她想懇切呼籲,台灣黑熊分布的重點熱區,應該「零吊子」。
黃美秀表示,在台灣,套索陷阱(主要是俗稱的「山豬吊」)對於台灣黑熊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放置山上的陷阱大多未經申請,即屬非法。由近年來台灣黑熊誤中陷阱的通報情況可知,動物經常已在陷阱上超過一天,甚至可能三至四天,造成嚴重的傷害,甚或死亡。一則也不知陷阱是誰的,二則陷阱巡視也經常數日或隨興而為之。
陷阱哪一種可以用,哪裡可以放,多久應該巡視等等議題,黃美秀表示,這些都是管理上應該處理的。但在台灣相關規定,管理和執法,都值得認真提升。有鑑於日本狩獵管理和黑熊誤捕的經驗,或許可藉此強化台灣狩獵相關的規定,以減少甚至根除誤捕到熊,並造成死亡或永久傷害的可能。
「山豬吊」陷阱是一種以金屬材質繩索,並以續壓式彈簧裝置束綁的陷阱,當動物肢體踏入踏板時,踏板迅速收合,金屬材質套索勒住其肢體,當動物越掙扎時,越掙扎套得越緊,使動物無法逃脫,嚴重會造成動物殘肢甚至死亡,農委會於2011年6月29日修正《動保法》,明訂任何人不得架設山豬吊。不過現行《野保法》第19條及第21-1條,則沒有禁止原住民狩獵時使用鋼製吊索。
事實上,山豬吊依然普遍存在以及被使用;在臉書上搜尋「山豬吊」,有數個相關社團例如山豬.野豬.山豬吊.山豬陷阱.討論交流區、台灣豬友會(山豬)山豬踏板專賣、職業抓山豬工會等;另外電商平台上,山豬吊也換個名字依然販售;一般民眾獵山豬的風氣形成龐大經濟規模、大量開發踏板模具鋼索彈簧,相關資訊和商品幾乎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林務局則表示,東勢林區管理處目前在大安溪及大甲溪流域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重新盤點出轄區內20個與黑熊活動區域相關的部落社區,並已於6月6日在環山部落加強推動友善黑熊社區宣導活動,將持續深入各部落社區進行宣導工作,鼓勵山村居民加入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自主巡守,針對有防治獸害或傳統狩獵需求居民,加強推廣使用改良式獵具,期能避免誤捕事件再度發生。
東勢林區管理處呼籲,山區農民若有防治獸害或是部落族人有傳統狩獵需求,可向林管處申領改良式獵具使用,切勿私設大口徑套索陷阱;另外,如發現黑熊誤中陷阱或是受傷情形,請立即撥打通報專線0800-000-930或1999及時救援,只要不是刻意獵捕黑熊,立即通報就不用擔心會被究責。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關鍵評論網》。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