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欠法律依據 學界環團要求暫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欠法律依據 學界環團要求暫緩

2023年07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光電用地如何兼顧農漁生產,一直是社會難題。經濟部日前拋出「綠能發展區」政策,優先於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的魚塭推動光電,內政部緊接著在6月中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配合放寬農牧用地限制,「綠發區」的光電可不受現行660平方公尺的面積限制。

一連串的動作引爆民間怒火,今(13)日民間團體、學界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暫緩綠能發展區政策,充分進行社會溝通後再啟動修法。經濟部能源局回應表示,目前已擬定綠能發展區相關規範草案,會充分和社會說明。


經濟部推出「綠能發展區」,優先推動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的魚塭建設太陽光電。示意圖,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放寬光電用地法規 學者憂破壞農業生產環境

國發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太陽光電設置目標40~80GW,仍需要2~6萬公頃的土地,光電用地取得成為一大難題。配合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內政部6月中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使「綠發區」的光電可不受現行660平方公尺的面積限制。綠發區將優先於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的魚塭推動光電建設。

草案一出引爆民間怒火,民間團體、學界、農業界代表今天串聯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先充分說明專區劃設目的、選址、光電規劃形式等要項,和社會協商後再行法制程序。目前草案已完成預告程序,至於何時會公告上路?內政部截稿前並未回應。

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至今未見完整規則依據,也引來砲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指出,統計目前平地範圍的法定農牧及養殖用地約61萬公頃,扣掉非農用,大約剩54萬公頃仍作為農業經營。以台灣農家地盡其用、多元適應的農業經營方式,很難找到長期休耕或棄養的大面積農地來設置光電。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教授張學聖指出,過去開放光電已造成農地破碎、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最終由農委會修法終止2公頃以下的零星光電開發。此次內政部修法放寬將大開方便之門,無疑將再次造成農業生產環境的破壞。


民間團體、學界、農業界代表今日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暫緩綠能發展區政策。攝影:李蘇竣

能源局已有綠發區規範草案 初步篩選1122公頃用地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林文信受訪說明,綠能發展區以不違背國土計畫為原則,由農委會盤點出設置光電也不會影響農業生產的地區後,再邀集專家學者排除生態敏感地區,排除後約篩選出1122公頃的土地。經濟部會先了解當地意願,並協助遴選廠商,地方不支持就不會推動。

林文信表示,綠能發展區的具體內容會訂定審查作業要點規範,目前已擬出草案,要待內政部的土管規則上路後,才會配合調整發布,具體時程尊重內政部的規劃。

林文信強調,大眾因為不了解細節,產生很多額外的想像擔憂,對於社會的疑慮,不排除用任何形式說明清楚。近期各界提出的意見都會參考,調整政策細節,也將借此機會來調整「能源用地白皮書」。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黃靖庭則表示,國土計畫目前正在擬定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將在2025年上路,此時推出綠能發展區並修改相關法規,可能成為未來國土計畫體制的破口。呼籲回歸國土計畫體制,農委會和經濟部盡速提出各自計畫,再進行協調,檢討和修正國土計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