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中,「儲能」是淨零轉型的要角,台灣各地也開始設置儲能廠。然而儲能廠的設置卻因為程序、安全疑慮造成在地居民反對。能否找到儲能廠設置與居住安全的平衡,是政府、廠商與在地居民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為何要設儲能廠?
儲能指的是將能源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並且儲存在「儲能裝置」中,有能源需求時,再將能量從裝置中釋放。生活中其實就有許多儲能裝置,像是電池、太陽能熱水器、水力發電。
目前發展最迅速也最熱門的,是化學儲能設備,例如:鉛酸電池、鋰電池、鋁電池等,大量運用在電動車、備用電源甚至是電力系統中,以儲存及調度電力。
在台灣,隨著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佔比逐漸上升,而需要更多的儲能設備以協助電力調度,增加整體電網的韌性。因此儲能成為能源轉型的要角。
近幾年,台灣也加速了各地儲能廠的設置。根據現階段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在2025年儲能的容量會到1.5GW,在2030年達到5.5GW。儲能廠設置可以提升台灣現階段電力系統的彈性和穩定性,但同時也在地方引發了不少爭議。
儲能廠的風險與爭議:從高雄鳳山反儲能案看起
今年初,高雄鳳山預計要設置全台最大的儲能廠-牛潮埔儲能廠,卻引發了上千名在地民眾反對,廠商因此在3月宣布暫停興建。
民眾反對的主因是儲能廠附近有住宅區與加油站,居民擔憂若儲能廠起火或爆炸,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危及性命。除此之外,鳳山在地的里長和議員也質疑,儲能廠沒有經過與在地充分溝通就宣布興建,在居民不知情的狀況下蓋具有高風險儲能廠,並不符合程序正義。
另一方面,廠商則認為,牛潮埔儲能廠選址位置是在「乙種工業區」,並且過去已經花了2年多的時間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核,此儲能廠的設置案合乎法律規範。
事實上,目前台灣的儲能廠設置並沒有統一的法源依據,因此不僅沒有主管機關管理儲能廠,另一方面,也沒有規定儲能廠設置需要與在地居民進行溝通,才造成牛潮埔儲能廠設置的爭議。
儲能爭議如何處理?
在牛潮埔儲能廠的爭議中,反對的在地居民提出了三點訴求:
1. 設立一部完整的儲能法令。有法規才有明確的主管機關管理並規劃儲能廠設置。
2. 遠離住宅區。目前牛潮埔儲能廠與住宅區距離30公尺的規劃,是參考內政部消防署的「提升儲能系統消防安全管理指引」,規範裝置容量20kW以上的儲能系統,然而牛稠埔儲能場的規劃是170 MW,兩者裝置容量差異巨大,居民認為並不適用消防署的指引,要有更嚴格的標準。
3. 應明文規定,儲能場設置前應召開里民說明會,讓里民得以充分瞭解儲能廠設置的利弊與風險。
上述三點也總結了目前儲能廠成為鄰避設施可能的解方。建設前進行充分溝通,納入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想法,例如在此事件後,業者也表示希望能與居民、政府多進行溝通,屏除居民對儲能廠安全的疑慮。除此之外,有一個明確的法規與主管機關讓儲能廠商與居民都有法規得以參照,才能在爭議發生時快速的調解衝突。
除了透過法規規範外,儲能廠本身的安全性與風險管控也十分重要。儲能廠商台達以過去國內外其他廠商的儲能意外為借鏡,透過電芯電壓偵測設計,確保任一顆電芯均未超限使用,並且一旦偵測異常就會進行預防處理。另外,翰可能源在選擇電池與系統時,會考慮是否有經過認證,翰可能源總經理莊景明指出,「認證可提高安全性,也可避免因削價競爭而引入不良產品。」
儲能廠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風險,但不代表我們就該完全否定儲能技術,而是應該透過嚴格的管理與認證,來減低意外發生時的損害。並且政府需積極制定相關認證與檢驗規範。同時,政府及企業也需與民眾充分溝通,了解彼此的需求,方能突破當前的儲能困境。了解彼此的需求,方能突破當前的儲能困境。
參考資料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2023年4月18日),【淨零追蹤器】應用儲能系統
- 再生能源對電網的影響(下):挑戰和應對方法
- 綠學院(2020年3月12日),全世界最大的儲能系統是什麼?儲能技術比較
- 經濟部(2023年1月6日),綠能+儲能!台電台南鹽田光電場打造全台最大20MW儲能系統
- 環境資訊中心(2022年6月30日),【儲能防火線3】電池使用有風險 安全升級不追求「零意外」
- 太報(2023年4月27日),【儲能之亂4-1亂象篇】高舉再生能源大旗的儲能場 為什麼讓綠能第一排的民眾都「7PUPU」 - 太報TaiSounds
- 太報(2023年4月27日),【儲能之亂4-2法令篇】無法可管、沒有主管機關 中央地方互踢皮球- 太報TaiSounds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象徵節能的儲能廠,為何成為鄰避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