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來到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夏至時節的免費生態導覽,或許是天氣涼爽的關係,在聽戶外生態導覽時,步道兩旁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昆蟲,不過,最能吸引我目光的是一隻停在蕨類葉面上,全身黑漆漆的,只有頭部是紅色的小蟲,當時立即拿手機拍下幾張照片,放到了iNaturalist App上搜尋,很快地就有了答案。
原來這隻穿著西裝,紅著臉的昆蟲,名字叫做「豆芫青」,不過當時並沒有查詢更多的資料,沒想到經過些時日,一樣的在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一樣的在夏至時節,與豆芫青再次的相遇,讓我決定要好好認識這隻帥氣的昆蟲。
豆芫青是鞘翅目地膽科豆芫青屬成員,該科全世界約有7000種以上;開始查找資料時,赫然發現擁有帥氣外觀的豆芫青,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是個不好惹的傢伙,若出手捕捉牠或不小心驚嚇到牠,馬上就會從肢關節分泌黃色液體,如果不幸接觸到皮膚,會引起皮膚紅腫,嚴重甚至會起水泡或潰爛,若誤食甚至可以致命,其原因是該黃色液體內包含了「芫青素」具有毒性。
這讓我聯想到同為鞘翅目的青翅蟻形隱翅蟲,其體內則是含有「隱翅蟲素」,同樣會讓皮膚刺痛、紅腫、起水泡甚至潰爛等情況,不過特別的是芫青素在低劑量的情況下,可以利尿、生毛以及刺激生殖器,在中西方都有被使用,且已有兩千年的使用歷史,在中國古代會將低劑量的芫青素作為利尿劑及春藥使用,歐洲古代則利用其作為催情的秘方。
接著來看看豆芫青的生活史,需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不過特別的是,牠在幼蟲時期,就會隨著不同蟲齡而改變型態,因其變化過程較為複雜,稱為「複變態」。
豆芫青在成蟲時期是個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但在幼蟲時期卻是肉食主義,幼蟲在地下孵化後會尋找同樣在地下的蝗蟲卵塊,並寄生在卵塊中以卵為食,這樣看來在幼蟲時期的豆芫青是益蟲,可以減少蝗蟲孵化的機會,但羽化成蟲後,卻成了害蟲,不斷地取食植物的葉子,造成農民的作物損失。
不過其實要避免作物被豆芫青啃食也很容易,因其喜愛吃蕨類或光果龍葵(俗稱烏甜仔菜),如果農園附近有牠愛吃的食物,就可以有效避免,而蕨類主要生長在森林的底層,龍葵則是有機草生栽培常見的野草,因此豆芫青的防治,就是「里山」很好的例子。
在現今社會中有越來越多人會走進山林,不過大多數都沒有事先做好準備,藉著這次介紹豆芫青的機會,期待能讓大家理解到在野外活動時,對於不全然了解的生物,要保持距離觀察,並且不要隨意抓取,既能保護生態也可以保護自己。
完全變態中的複變態(hypermetamorphosis)
豆芫青 檔案
中文名:豆芫青
別名:豆芫菁、豆地膽、紅頭娘子、紅頭賊子
科名:地膽科 豆芫青屬
學名:Epicauta hirticornis
分佈:廣泛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
生態:豆芫青的成蟲是植食性的昆蟲,喜歡吃蕨類、龍葵的葉子,時常成群聚在一起覓食,因其行動緩慢,且受到驚擾也不易飛離,是很容易觀察的昆蟲,要注意的是如過其受到嚴重的驚擾,會從肢關節分泌黃色液體,含有芫青素(Cantharidin)具有毒性,引起皮膚水泡或潰爛,因此要避免直接徒手捕捉。
特徵:
- 成蟲體長約5至2.5公分。
- 身體、觸角及四肢都呈現黑色,只有頭部為紅色。
- 身體有部分地方具有灰白色的短絨毛。
- 鞘翅柔軟,腹部會突出鞘翅外。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