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行政院公佈了2006年度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的初步資料,由於仍有部份資料未定稿,正式報告預計將於9月公告。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係根據壓力、現況與回應的架構設計。環境與生態資源面的「現狀」係呈現環境品質惡化或改善的程度;經濟與社會面的「壓力」係探討對於環境品質與永續發展造成破壞壓力的社會結構與經濟活動;至於政策與制度面的「回應」,則是瞭解台灣社會在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如何透過制度的調整,來改善環境生態現況與減輕社經壓力。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進一步區分為海島台灣與都市台灣兩套系統,這兩套系統共包含生態資源、環境污染、社會壓力、經濟壓力、制度回應及都市永續發展6個領域。2006年度總計彙整公布40項指標,其中環境、社會、經濟、都市發展綜合指數趨勢較2005年略佳,制度與生態綜合指數趨勢較2005年差,改善之指標22項,惡化之指標15項,持平之指標1項,尚有2項資料正彙整中。
指標的公佈的確可提供公私部門檢視公共建設或投資是否邁向永續,相當值得肯定,公私部門也應針對這些指標研擬相關的對策或具體作法。然而,針對目前發表的台灣永續發展指標,仍有一些指標的內涵與詮釋值得討論。
首先,「公害陳情案件受理統計」數據居高不下,當然可解讀為「民眾在環境議題上的識覺程度提升」,但逆向思考,是否也可解讀為「公害仍有待改善,所以陳情案件受理居高不下,因此邁向不永續」?其實永續的情況應該是「民眾環境識覺提升了,但由於公害已改善了,所以公害陳情案件受理愈來愈少」。
「每人國產水泥生產量」的確為不永續產業的代表,為了要降低水泥的消耗,政府應採用生態工程施工、積極提倡綠建築及智慧型建築、並儘量使用透水鋪面,如此也可降低水泥的消耗。
「環保生態預算支出」在1989年至1999年間有較明顯的上升趨勢,足見政府對於環保生態的重視。但值得省思的是,如果透過環境保育及公民社會培力,使社會愈永續了,那麼有沒有類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的結果1,在某個時間點後,環保生態預算支出反而愈來愈少?
至於「民間團體與政府合作參與『生活環境改造計畫』之程度」可以包括更廣義的面向,舉例而言,此指標如果從「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六個面向來探討,便應該再擴及環境景觀、人文教育、社區產業、社福醫療、社區治安等面向。
「都市化面積擴張率」目前只集中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未來應逐步以各都市作為檢討對象。「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固然呈現永續的趨勢,但與國際相比,可改善的空間仍相當大,例如北京在2000年時此指標已超過8平方公尺;澳洲坎培拉市更高達70平方公尺;而聯合國建議的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則為90平方公尺。
上述指標彼此之間存在競爭與衝突關係,因此,單獨就各項指標分析其永續性趨勢,可能誤導決策。
舉例來說,「都會區小客車持有率」與「大眾運輸乘客人次」二個指標必須放在一起討論才有意義,如果這二個指標的曲線有交叉才是較永續,也就代表小客車持有率降低而大眾運輸乘客人次增加。但2006年此二個指標的曲線卻形成二條不相交的放射線,表示雖然大眾運輸乘客人次增加,但小客車持有率也同時增加,或許意味,所得的增加使私人運具使用者從機車族轉移到汽車族,沒有使私人運具使用者轉成大眾運輸使用者,並非朝向永續的發展。
個人認為永續發展指標應以系統思維來界定永續性,並以因果關係或系統動力模式連結各項指標,進行系統整體的評量或評估,方能符合永續發展所強調的因果關係、系統思維及系統方法。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