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歐洲遭逢極端熱浪侵襲,打破多項高溫紀錄。研究團隊分析溫度與致死率的關聯後發現,歐洲每100萬人就有114人死於這場熱浪,其中,有些直接死於高溫,有些則因高溫引發的併發症死亡。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團隊預估,若缺乏足夠的調適措施,熱浪的高死亡率將成常態。到2030年,平均每年夏天歐洲會有超過6.8萬人死於高溫。
這場熱浪最嚴重的地區在地中海附近,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國死亡率最高。最危險的時間則落在7月中至8月中,2/3的人死於這五週。女人與老人受害最深,女性比男性多了56%;過半數高溫死亡案例都發生在80歲以上的老人。
作者告訴《Carbon Brief》,2022年歐洲的熱浪並非「特例」,而是近年暖化趨勢的延續,並強調各國預防與應變措施的重要性。
夏天高溫持續創紀錄
歐洲是升溫最快的大陸。1980年代以來,平均地表溫度升溫的速度是全球兩倍,熱浪越來越嚴重、頻繁,時間也更長。
2022年的夏天是歐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天,數個國家出現40°C~43°C的高溫。高溫紀錄比平均值高出1.4°C。比起前次在2021年夏創下的紀錄,高出0.3°C~0.4°C。
研究團隊採ERA5的氣象數據資料庫來計算平均週氣溫,統計涵蓋5月30日至9月4日,共計14週。結果發現,2022年6月比起同期平均值高出2.33°C,7月跟8月分別高出同期均溫3.56°C與2.67°C。
最嚴重的地區在西南歐,法國、瑞士、義大利、匈牙利、西班牙均高出長期平均值2°C以上。
高溫熱「死」人
據估計,全球每年有超過500萬人因極端高溫或低溫死亡。高溫可能引起中暑、熱衰竭,也可能引發併發症。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布歐洲35國每週的死亡人數。研究團隊利用這份資料建立流行病學模型,找出高溫與死亡率的關係。
作者之一、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院(Barcelona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博士後研究員奎加爾薩莫拉諾(Marcos Quijal-Zamorano)告訴《Carbon Brief》,極端高溫的影響會延續數天,因此研究須納入「滯後效應」(lag effect)。
研究估計,因2022年歐洲夏季高溫死亡的人數超過6.1萬人,每百萬人就有114人死亡於熱浪。最危險的時間落在7月中至8月中,2/3的人死於這五週,特別是7月18日至24日這週,單一週就有超過1.1萬人死亡。
高溫的不平等
極端氣溫對每個人的影響並不相同,有些群體風險更高。一般來說,老年人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差。下圖顯示不同族群對溫度的死亡風險,曲線最低點代表最舒適的氣溫,約介於17~19°C間,低於或高於這個區間,死亡風險都會上升。
研究發現,2022年夏季期間, 相對於人口, 女性高溫死亡人數比男性多出56%。此外,死亡人數隨年齡而急劇增加,超過半數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
韋格納氣候研究中心(Wegener Center for Climate and Global Change)博士後研究員布里米柯(Chloe Brimicombe)告訴《Carbon Brief》,研究顯示,歐洲亟需改善熱健康與熱適應計畫,特別是針對婦女和老年人。
暖化仍在持續
為了能用更廣的視野去思考2022年熱浪,研究團隊回顧歐洲數十年來的夏季高溫,尤其是2003年。當年夏季曾創下最熱紀錄,許多歐洲國家的平均氣溫比平常高出5°C,導致超過7萬人死亡。
左圖的直線顯示1991-2012年與2013至2022年的歐洲夏季氣溫趨勢,由此可見,過去十年的全球暖化速度加快了。這條趨勢線並未納入2003年的紀錄,因為研究認為,2003年的高溫致死率屬「異常」。
該論文指出,2022年夏季平均氣溫符合過去十年的升溫趨勢,但比起2015-2021年的高溫致死人數,卻增加了2萬5561人之多。
他們估計,2015年以來,夏季氣溫每升高1°C度,高溫致死人數就會增加超過1.8萬人,相當於每百萬人的高溫致死人數增加35人。如果各國沒有氣候變遷調適措施,到了2030年,平均每年夏季會有超過6.8萬人死亡,到2050年甚至會超過12萬人。
奎加爾薩莫拉諾向《Carbon Brief》解釋,2003年熱浪是「極端罕見的意外事件」,因此當年的熱浪應變計畫極端不足,甚至付之闕如,醫療應變也不夠健全。相對地,2022年夏季「並非特例」,而是夏季暖化趨勢的延續。
他表示,我們無法預知何時會再發生「異常」熱浪,也難以預知後果,但這份研究突顯一件事,高溫調適策略能幫我們避開最糟糕的衝擊。
參考資料
- Carbon Brief(2023年7月11日),Heat-related deaths ‘56% higher among women’ during record-breaking 2022 European summer
- Heat-related morta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summer of 2022, Nature medicine, Balleser et al, DOI:10.1038/s41591-023-0241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