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黑病 綠島10%已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珊瑚黑病 綠島10%已死

2007年09月06日
摘錄自2007年9月5日聯合報台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研院調查發現,綠島北部柴口、公館海域超過百分之十的石珊瑚群得了「黑病」死亡,上面被類似海藻的不知名深墨綠色海棉體形同薄膜覆蓋。主持調查的研究員鄭明修說,這是台灣發現珊瑚群莫名死亡的第一例。

鄭明修說,被覆蓋死亡的石珊瑚群,多數分布在排水溝出海口3公尺至7公尺深海域,因兩地在綠島民宿、餐廳、飯店集中區的公館及中寮村附近,研判可能與廢水汙染有關。

去年珊瑚礁學會在綠島做珊瑚總體檢,發現綠島北部柴口、公館海域的石珊瑚得了「黑病」死亡,類似藻化。鄭明修解釋,珊瑚「黑病」與白化不同,白化的珊瑚是附著在珊瑚的單細胞共生藻,因水質惡化等原因離開,珊瑚並未死亡,仍有回復原貌的可能,黑病則是珊瑚已死。目前黑病死亡的石珊瑚面積難以估算,大致每100公尺即有超過10公尺的石珊瑚染病,情況嚴重。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得曾請專家、學者監測調查,仍無法確定海棉體來源。目前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中山大學海洋所教授宋克義、台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等專家已展開調查,希望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