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6年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台北國際無車日」活動即將在本週六(9/15)舉行,今年更擴大為台北縣市一起舉辦的「大台北國際無車日」,然而環保團體卻開記者會痛批,台北市政府完全沒有推動汽機車減量的交通政策,無車日活動淪為一年一度的作秀大會,郝龍斌的「低碳城市」也成為一個空洞的口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秘書長彭揚凱表示,台北市並沒有一個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交通政策,所以們才看到無車日舉辦6年至今,台北市的汽車卻在6年間增加了5萬6487輛,而機車也暴增了8萬3222輛,根本就不是個符合無車日精神的城市。
彭揚凱指出,要減少私人車輛就必須要提升民眾對大眾運輸的使用比例,可是相較香港92%的大眾運輸使用率,台北市的45%明顯偏低。彭揚凱認為市府所宣稱的捷運使用者越來越多並不表示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普及,因為捷運每增加的4個使用者裡有3個原本都是公車的使用者,所以其實只有一個是從汽機車等私人交通工具轉而使用大眾運輸的人,這暴露了台北大眾運輸政策「重捷運、輕公車」的盲點。
蘭雅公園反地下停車場自救會總幹事林秀娟表示,台北市政府不斷興建停車場的政策也令人匪夷所思,以蘭雅公園所在地天母地區為例,當地停車位大部分時候有一半車位都是空的,足見當地對停車位並沒有的強烈的需求。然而台北市政府卻不惜摧毀400多棵樹齡20至40年的老樹,斥資3億8000萬元要在蘭雅公園興建1500坪的地下停車場,這樣不但讓天母人引以為傲的森林綠地化為烏有,也讓天母停車位的空位率繼續攀高,對台北市的環保一點幫助也沒有。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周聖心認為,自行車作為城市的交通工具應該是無車日的主要議題,然而自行車在台北卻只是無車日那「一天」的做秀道具。周聖心批評市府將自行車視為休閒工具的態度,從平常捷運只有週六、週日供單車轉乘可見一般。市政府沿著河岸蓋了許多自行車道,卻不願意解決自行車在馬路上的路權問題,這樣自行車只會是一種休閒工具,永遠不會成為是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交通工具,無車日精神在台北市蕩然無存。
台灣環境行動網(TEAN)理事溫炳原開市長郝龍斌的玩笑說,不知是否是去年競選市長時騎自行車摔車對郝龍斌造成陰影,以致於郝市長上任之後一直沒有好好正視自行車的路權問題。溫炳原鼓勵郝龍斌:「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溫炳原認為市政府應該積極規劃捷運結合自行車的路網規劃,讓更多民眾以自行車作為從住家到捷運站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應該開放捷運在一般日還有全線捷運站都可以讓自行車進站轉乘,這樣才能對打造「低碳城市」有真正的幫助。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也向台北市政府提出四點要求,第一是積極推動汽機車總量管制的策略;第二是具體研擬大眾運輸導向的交通政策,訂定提升大眾運輸的重要指標;第三要立即停止公園、校園開挖地下停車場,重新檢討停車管理基金的使用模式;第四是去檢討捷運自行車的轉成政策,盡速檢討與重新規劃自行車專用道。最後潘翰聲建議郝龍斌,學習紐約市長彭博搭地鐵上下班來體會「民間疾苦」,也許對郝市長在思考環保的交通政策上會有很大的助益,不然無車日辦再多屆對環保也是惘然。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