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無車日:國際無車日的反思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天天都是無車日:國際無車日的反思

2007年09月22日
作者:李永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1998年9月22日,法國綠黨領導人倡議「在城裏我不開車」活動,立即得到巴黎等35個城市的熱烈回響,市民自願不開車,使這一天成為「市內無汽車日」。2000年無車日被納入歐盟環保政策內,使9月22日成為「歐洲無車日」、「國際無車日」。

無車日並不是要所有人在任何時間都不開車,而是要提醒我們,汽車的發現只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我們應該進一步反思的是:能不能以更節能、更友善、更永續的方式維生?進而讓人與車、車與自然、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和諧?易言之,無車日要求必須減少交通擁擠、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及交通衍生的疾病,並且將不永續的交通轉變為永續的交通方式。

台灣從2000年開始,也在民間團體大力推動及各級政府配合下,在無車日當天提倡節能、友善、永續的交通方式。但如果要避免無車日淪為「一天式」的大拜拜、要實踐「天天都是無車日」的願景,我們必須學習具體可行的永續交通作法並儘速落實,其中,提倡無車日最力的歐洲經驗值得虛心學習。

德國Freiburg是一個人口近20萬的城市,原來也是交通癱瘓,在規劃「無車街道」(car-free street) 之初,店家激烈反對,後來發現改善人行品質後,生意反而更好,因而大力支持。德國一般市政政策是提高水電及能源費,以其利潤來補貼大眾運輸,這是一個合乎環保的公共事業費率政策。Freiburg的作法是,鼓勵四分之一的開車族改搭大眾運輸,並興建許多徒步區及400公里的自行車道。該城市約有四分之一的自行車族,四分之一的大眾運輸族,而另外二分之一的人使用汽車,其目標是將汽車使用率降到三分之一,為達到這個目標,Freiburg提高停車費,減少停車位,並限制市區車速,增加大眾運輸投資,減少20%的汽車數,並減少25%的肇事率。

法國Strasbourg的人口約25萬,為了改善該市的生活品質,以必要性為原則起草交通計畫,從1992年開始禁止汽車穿越市中心,同時建造先端的電車線,此外,促進大眾運輸,整合接駁公車及電車,建造人行及自行車道,公車站牌旁設置自行車停車設備,改善計程車服務。

荷蘭Houten的人口約3萬,為有效減少交通量,該地區有自行車專用道,而在外圍興建環城道路,專供汽車使用,汽車必須透過環城道路才能進入市區,但其中道路狹小彎曲,從一區到另一區必須退回環城道路再往前,但自行車則沒有限制,有專用路權,且路口先行。如此大大改善了安全,Houten意外率(千分之一)遠比荷蘭全國低(千分之三十五)。

丹麥的Nakskov(人口約16000),從1975年開始鼓勵市民使用自行車,公部門提供自行車專用道,起先自行車意外不少,從1988年開始注意安全問題,將舖面、自行車道、汽車道以材料的顏色不同(水泥、紅、黑)加以區分,並改變號誌,以方便看到自行車及設置保護性的匝道,結果有效提高自行車數量及減少交通事故。

反觀台灣,研究指出台灣將近40%的通勤距離在10公里以下,這些短程通勤族的通勤工具,是各種排放有害氣體的機動車輛。而不論是機車族、開車族或公車族,台北市通勤族平均每天通勤約1小時;易言之,台灣都會地區的通勤往往耗時且耗能,同時更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針對國內過度仰賴機動車動的通勤族,要落實天天都是無車日願景,必須要有不同的對策及解決之道,從社區而言,我們可以透過「自行車社區學堂」行動方案,來推廣、提高民眾採用自行車做為通勤工具的意願與行動。社區學堂著重於對自行車的了解與安全教育上,因為當前城鎮都會的交通狀況,並非只要騎上自行車就能上路並且通行無阻,如果能提高對自行車的正確認識,將能大幅提高自行車做為通勤工具的便利性、安全性與可行性,同時也藉由自行車通勤人口的增加,促成良性道路系統的改變,進而達成城鎮都會環境的變革。

在物質文明氾濫的生活形態中,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細節,是累積地球走向崩潰的總和。因此我們所追求的永續生活,必須試圖扭轉傳統思維,避免不必要的硬開發,並引導民眾學習種種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以共同維繫永續發展的可能性,無車日便在於提供永續生活的可能。在熱鬧的一天式慶典活動後,是該嚴肅面對、虛心檢討機動車輛掛帥的交通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