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蘇花高、環境教育 台美2大環保組織相見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談蘇花高、環境教育 台美2大環保組織相見歡

2007年10月24日
本報2007年10月24日台北訊,彭郁娟、劉純宇報導

佩勞特與隨行攝影在荒野保護協會與理事長林耀國、副理事長柯典一、秘書長施純榮合照。(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NGO如何影響政府,改變環境現況?台灣與國際NGO的交流、分享,往往能激盪出不同背景下的有利作法。美國最具影響力的NGO之一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前主席佩勞特,22日拜訪台灣最大的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兩會見面,共同分享彼此對於國家重大建設爭議,以及環境教育等議題的不同作法。

針對蘇花高興建爭議,佩勞特表示,除了持續向政府遊說,應讓民眾發揮選票的力量,而由於台灣政治環境的敏感,荒野副理事長柯典一指出,這樣的作法在台灣恐怕不太適用。不過,對於培養民眾對於土地的情感,不論台灣、美國的環保團體,皆有相同的理念。荒野多元的運作方式,佩勞特也期望能有更多跨國的交流關係。

佩勞特是應邀出席上週六(20日)在台北舉辦的氣候變遷國際NGO論壇,分享其組織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是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John Muir)在1892年所成立的環保團體,目前已有超過10萬會員,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NGO之一。

佩勞特(Michele Perrault)曾任該協會主席,目前為國際部副主席;她是柯林頓/高爾時代美國總統永續會成員,近年來主要投注在國際交流和氣候變遷的議題。她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我本身和200多個組織有連結,更參加如南極公約(Antarctic Treaty)等國際會議。參加這些組織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就合約或公約(treaty)上所規定的事項,向政府施加壓力,扮演守門員(watchdog)的角色。此外,也可以了解各地的氣候變遷狀況。如這次來台,我才知道台灣溫室氣體排放增長速度之驚人。不過,未來若成功減量,台灣是可以成為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模範!」

佩勞特22日上午參訪富陽森林公園22日佩勞特在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施純榮及數位志工陪同下,參訪了富陽森林公園,並至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拜會由理事長林耀國等接待。由於佩勞特近日將前往花東一遊,副理事長柯典一在簡報後便提到蘇花高興建的議題。

佩勞特表示,山巒俱樂部若遇到這類的議題,會持續向政府以及民代進行遊說,若他們無法依循,便透過媒體,告知大眾不要投給此候選人。但柯典一表示台灣的政治環境很敏感,荒野無法用政治背書的操作手法,僅一面能和「當選的人」保持友善合作;一面在財務上保持獨立(不靠政府資助),以維持自主性。

在民眾的環境教育上,兩個組織運用類似的策略,除了透過電子報、會訊等管道傳遞相關訊息,更針對不同族群舉辦多元的自然體驗活動。佩勞特說:「引起民眾對土地的情感比談論議題更重要!」而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以來,也由義工組成不同的次級團體,如:定點觀察小組,炫蜂團、綠活圖等,形成一個緊密的網路,透過不同方式推展環境守護。

於荒野台北總會聆聽副理事長柯典一簡報。(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佩勞特好奇為何荒野在馬來西亞、印尼、尼加拉瓜等海外地點設立分會,卻漏掉美國這個華人聚集的重鎮;柯典一則回應分會設立與否在於是否出現能持續投入,並且能夠領導當地社群的人物。雖然尚未在美國設立分會,但透過散布於世界各地的義工牽線,荒野持續和國際相關組織保持友善關係。

佩勞特在參訪過程中一再表示很感謝荒野保護協會的招待,更歡迎在台友人未來到山巒俱樂部參訪,甚至進一步合作。柯典一則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勾勒出彼此合作的藍圖。但如同「綠色生活地圖」是荒野在1998年參訪美國Green Map所擦出的火花,在多年後才因志工發願而成功引進的教育方案,現在已推廣到全台灣,他相信此次與山巒俱樂部交流所產生的「蝴蝶效應」也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