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雞說句公道話吧! | 環境資訊中心
雞年特刊

為雞說句公道話吧!

2005年02月15日
作者:阿乾

按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農曆年一過依例是輪到雞來為新的一年代言,這是幾千年來留傳至今的習慣,一時半刻還改變不了。不過,身為一隻雞,日子卻愈來愈難過;當人類開始以工廠化方式來生產雞隻後,已經很少人再把雞當成動物,頂多是當成食物,甚至,就當成是只會下蛋的機器。

現代雞的悲哀

生存空間狹窄,違反動保法。(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出生在現代社會的雞,剛破殼就得面臨第一道劫難,特別當牠是一隻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公蛋雞時。這隻小雞與牠的男性同胞,通常在羽毛還沒來得及乾的幾小時內,就得魚貫進入煤氣室安息,要不就是你推我擠地進了麻布袋,最後被上百隻自己的同伴給壓死。

而活下來的小雞則開始了牠們痛苦的一生。首先就得面對疼痛的斷喙手術,雞農為了不讓雞隻在成長過程中,忙著幹架以建立社會階級地位,反而減少吃飼料的時間,於是多半都備有小型斷喙台,以平均每分鐘15隻的速度剪掉小雞的嘴巴。不幸地,通常只有七成的雞喙剪到恰當好處,其餘的雞一輩子都將處於進食困難的陰影下,甚或因傷口旁長出神經瘤而感到痛不欲生。

經歷了剪喙的痛苦經驗後,接下來就要過著拚命吃卻睡不飽的日子,如此雞群才能迅速地在七星期內發育完成,而用不著過完漫長的七年生命。在雞舍內,只見雞農們忙進忙出,在頭1~2個星期保持雞舍24小時燈火通明,目的是要小雞隨時醒著以便餵食飼料。隨著雞隻逐漸長大,燈光則改成每兩小時開關一次,直到最後一個禮拜,又為了不讓迅速長大的雞隻在擁擠的空間裡打鬥,雞舍常處於全黑狀況。等到雞農整整一天不餵食,通常也是現代雞的末日到了,接下來就會送上卡車運往屠宰場。

歇斯底里的雞媽媽

活禽與屠體毫無區隔,是防疫的大漏洞。(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蛋雞和肉雞比起來,一般來說可以活得比較久,但這也代表光是雞喙就得剪上2回,免得妨礙生蛋的工作。提到生蛋,不少人參觀現代養雞場時,都會為裡頭的泰勒化生產方式感到驚奇,食物和飲水由電腦控制,雞舍內的溫度與溼度也都嚴格管控,連雞屎都由輸送帶傳送出來以便再製利用,所以雞舍裡幾乎聞不到一絲異味。

僅管如此,注意看每隻蛋雞的動作,都可以看出牠內心是如何焦躁不安,因為生物的本能驅使牠必須先築巢才能下蛋,而不是將蛋下在輸送帶上,因此每一顆蛋能在肚子裡放多久就多久,逼不得以才將其放出。長期的精神壓力使每隻蛋雞都有些歇斯底里,因此蛋雞舍裡的吵雜也是肉雞舍不能比的。

此外,雞農們為了增加雞蛋的產量,還會以人工方式強制幫蛋雞換毛,他們通常會先將蛋雞關在黑暗中24小時並切斷水糧,2天後供水,第3天後才恢復餵食。蛋雞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會自然換毛,據說換毛後的雞蛋產量,將有半年可維持在獲利水平以上。

以上這些歷程,幾乎是每隻現代雞一生的課表,不論是從出生開始就擠在一張A4大小空間裡,或接受上述工廠化訓練,直到進入人們的胃裡。不過,仍有不少雞隻的處境更值得同情,網路上流傳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潛入知名速食業者的養雞場,用攝影機密錄著養雞工人習於抓著雞去掄牆,或是朝飼養的雞隻踹上一兩腳,反正在上校雞塊裡是看不出雞有骨折的。

給雞隻應得的生存空間

雞是國人重要的肉食來源,每年約有3億5千萬隻雞吃進國人的肚子,但想到每天吃的雞蛋是躁鬱的母雞所生,或桌上的雞肉是經過七個禮拜悲慘日子才換成的,相信人們多少是會有些遲疑的。更別說看不出原樣的鹽酥雞了,誰知道這隻雞是否就是因為喙被剪壞了,所以才落得成為雞塊的下場呢?

先秦時代的哲人孟子曾說,君子遠庖廚,就是為了避免看見廚房裡的殺戮,以培養仁心。但這種鴕鳥作法過了1千多年後,仍不見人類有何改變。目前歐盟已經決議,在2012年將禁止蛋雞雞農以籠子養雞,以還給雞隻應得的生存空間。既然今年是雞年,我們為何不想想,人類和雞除了掠食者與獵物間的關係外,在態度上是否該做些改變呢?

動物的基本權利

整理:阿乾

經濟動物雖然提供人類食用所需,但仍有其基本權利需要捍衛,各國也多明令在法條中。我國在《動物保護法》中,主張經濟動物仍然擁有包括營養權、安居權、健康權、生理權與心理權。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表示,在台灣飼料雞的處境多半和國外一樣,飼養過程相當不人道,而佔有台灣雞肉市場一半的放山雞,雖然生活空間較飼料雞大,但是在屠宰時有8成是送往傳統市場活體屠宰,往往是抓起活雞就在脖子上劃一刀等待斷氣,「所以白肉雞是飼養時不人道,土雞則是宰殺時不人道。」

他指出,政府最好能明訂《有機飼養法》,讓雞農願意以較人道的方式養雞,並以電宰方式處理,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才能選擇有認證的雞肉,逐步減少雞農對雞隻不人道的對待,以維護動物的基本權利。

 

▲《動物解放》Peter Singer 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x/xinge/dwjf/

▲《台灣危雞》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http://www.east.org.tw/01/link3-22.htm

▲《什麼是經濟動物》,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楊天樹博士,農委會動物保護網 http://animal.coa.gov.tw/economical/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