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南部因雪災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氣候學家警告說,極端氣候將變得更加頻繁。在這樣的形勢下,唐昊指出,中國需強化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剛剛進入2008年,中國南方地區就遭遇了罕見的冰凍雨雪災害。持續低溫不但造成城鄉居民取暖困難,而且輸電線路結冰和凍雨雪壓垮高壓輸電鐵塔還導致大範圍斷電事故和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公路、鐵路運輸中斷,成千上萬的旅客被迫滯留在車站和雨雪交加的道路上,而此時恰值每年人流最多的春運高峰時期。
在受災最嚴重的湖南、貴州等地區,大面積停電甚至停水接連發生,數以百萬計的民眾缺乏飲用水和禦寒設施,處於饑寒交迫之中。根據國務院統計,這次災害中受災省份達到19個,基本覆蓋整個南中國,受災人數在1億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在500億元以上。
而國內的宣傳報導一般也都把這類災害歸結為異常性的、偶然性的氣候事件——所謂「百年不遇的洪水」「幾十年不遇的旱情」,這次的雪災也被稱為「50年一遇」。但問題是,偶然得多了,就不再是偶然。極端性天氣在中國屢屢出現,說明有其必然性存在。
思考災難脆弱性
事實上,我們有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異常」天氣成為「經常」現象的時期。而我們在災難的尾聲中更應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在災難面前會如此脆弱?今次雪災雖然也屬於全球性氣候異常中的一部分,難以避免,但並不是一定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為此,我們不但需要反思致使災害發生的自然和技術原因,也需要反思導致災害後果擴大的社會和制度原因。
中國近年來接連遭受的自然災害,意味著中國在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一輪經濟增長過後,開始面臨極為嚴峻的生態挑戰。而在這類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區,一系列的社會和政治層面的問題雖不是雪災等生態問題的直接肇因,但其與自然生態問題緊緊地糾纏在一起,確實加重和加速了後者惡化的程度,也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變得更加複雜和充滿不確定性。
就社會層面來看,這次災害的影響反映了中國地區差距過大、經濟發展不平衡、戶籍制度阻礙,人口定向流動、傳統觀念強大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普遍存在。突如期來的雨雪冰凍天氣,不過是把這些社會問題啟動而已。這些問題的後果總是一次又一次落在社會中下層人群身上。拿春運來說,總有人把每年一次的大規模民工返鄉說成是鄉土觀念強所致。但事實上,人的觀念也是由一些具體的因素形成的。媒體單純地號召民工留在城市過年,殊不知,一個人一年或幾年回不了家,那種心靈上的折磨是無法想像的。特別是對於那些謀生艱難、受盡歧視、飽嘗失敗的民工來說,每年一次的回家才能夠找到心靈的避難所,這同樣是生存所必須。那被困在火車站的數十萬民眾,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他們更需要的是在城市裏安身立命,而非年復一年如候鳥般遷徙,這種願望的渺茫預示著在社會中下層,某種發展瓶頸確然存在。今次剝奪了他們回家希望的當然是罕見的大風雪,但又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每年不得不千辛萬苦地艱難跋涉呢?
從社會制度面談起
就制度層面來看,在災難發生後,南方各地的政府動員了其所能動員的一切,許多地方領導都下到一線現場指揮。以廣州為代表的地方政府在這場危機中的努力和成效都值得讚賞。但擁堵、物價上漲、電路中斷、能源危機還是接踵而來。應該說,災害天氣不是一夜間形成的,權力過於集中所帶來的反應遲緩和治理低效,是導致災害後果放大的重要因素。
如廣州火車站前一階段的混亂狀況就與資訊不透明甚至虛假資訊氾濫、對災害準備嚴重不足有關。如盲目發佈樂觀資訊,促使已經散去的人潮再次回流,給火車站造成更大的壓力,2月3日終於因擁擠踩踏而導致一死一傷。而全國範圍內的用電、用煤困境也不能全然以天氣為藉口。事實上包括南都、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共同的結論就是,所謂「電荒」「煤荒」,其根源不過是由於資訊不暢和行政管制僵硬所帶來的「管理荒」!
同時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使事態已經嚴重到如此地步,對此的反思仍顯不足或者根本沒有。最典型的莫過於災害新聞報導方面:公眾要求更多的知情權,而我們的媒體在把握方向、及時報導等方面雖基本令人滿意——特別是廣東媒體,在這場災難中不隱瞞、報導及時準確、覆蓋面廣,甚至其他受災地區想要瞭解更多的情況也要引用廣東媒體對該地的報導——但從全國範圍來看,新聞報導的「宣傳性」仍大於「新聞性」。這種新聞管理思路上的落後顯然是來自權力管制的習慣性思維。這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相當的混亂。
災難緩解後 需持續建立的社會力
這幾年,所謂「百年一遇」的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說明我們的生存環境正在悄悄然而卻是難以逆轉地走向惡化。可以想見,抵禦頻發的自然災害將會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單純一場災害可以指望政府來解救,而抵禦經常性、頻繁的災害可能就要靠社會自己的動員和自救能力了。而中國應對大規模災害事件過程中從組織管理到溝通協調上的不適應,卻集中反映了中國經濟現代化與社會、政治現代化進程的不平衡和不匹配。而這些問題決非通過「領導重視」「權力集中」「宣傳教育」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更深入和廣泛的公民社會自治網路和公民道德習慣的養成,以及建基於此的政府行政方向和行政能力的改善。
冰凍災害天氣還在持續,也許在幾天後它會得以緩解,火車站混亂的人流也終將散去。但我們的問題是:下一次的災難何時會來?可以想見,類似的由自然災害所引發或者放大的社會問題的情況會在可見的將來層出不窮。而要解決這類問題,不是僅僅在環保領域內做出努力就以做到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將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生態文明的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考慮,社會和政治層面的努力不能直接阻止自然災害,但它會使我們在面對同樣的災難時更有力量,生存的機會更大,受的損失更小。在現代經濟的基礎上,通過公民社會的發展、公民動員能力的加強,建設現代社會和現代政府,當是這個民族能夠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之所必須。
【延伸閱讀】三個「R」:環境變化的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