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自生態的智慧 之三 | 環境資訊中心
陳章波

學自生態的智慧 之三

2008年02月25日
作者:陳章波、謝蕙蓮、蔡碧芝(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二、從人類的特徵看世界

以廣義的生態學來看,人體也自成一完整的生態體系。因各器官組織間之緊密合作、對外界環境之空氣、水、能量等資源的密切交流,使得人體生態系功能的完整性,需要外界環境生態系之支持。當外在世界受到汙染與破壞時,將使得人體生態系的功能同樣受到威脅。因此,以下將從人類個體的特徵為出發點,來看世界的發展如何受人的影響,以及如何藉由重整人體生態系,推衍達成外在環境完整性的回復。

1、人與人腦的特徵

人有哪些特徵?第一,人有讀無字天書、大自然符號的能力;第二,人是大自然中的關鍵物種,亦是一種入侵物種,但仍受制於大自然的自然定律。個人的行為價值觀雖是經由學習建構而成,且學習的速度依照個人的意願而有快慢之別,但透過經驗的驗證與累積內化過去所學,則能進行自我修正,重塑不同的價值判斷準則。

我們也可以從人腦的特徵,看出人是一種分工合作機制配合良好的動物。因為人類要生存、繁衍下一代,因此有所謂的戀愛,而男女兩性的大腦對戀愛的反應並不相同,女性是在腦的感覺區,男性則是性慾區。

為何會有如此的分工?女性在感覺區有愛的變化是因為需要長期、穩定地將胎兒養大,若母親的情緒不穩定,胎兒在子宮中即無法成長得很好。男性則需要將配子送出去,因此性慾區活躍。雄雌的分工是在生命演化過程的早期就已產生了,這也是生命分工必然的現象。如植物木麻黃的雄花長在樹枝外側,便於散佈配子,雌花則是在枝條的基側,有穩定的環境養成下一代。

大腦不同的部位同樣掌管著不同的功能。腦幹是生命的中樞,邊緣系統掌管情緒反應,左大腦皮質與右大腦皮質則分別處理不同的心智功能,各個區域各司其職又合作無間,才有辦法整合複雜的生命機能。

大腦皮質可區分為感覺區與運動區,將感覺區上的神經元依掌管各部位所佔的空間畫成人形,可以得到一個手很大、嘴很大、眼睛很大的小人形(漢寶德,2004)。由此可看出人的一些特徵,如手所佔的空間很大,所以很會動手做事、做工具、寫字、營造;嘴很大,所以人很會說話;眼睛很大,所以觀察力很好等等。透過良好的分工合作,使人類這種動物能夠在生存、繁衍上得到優勢。

依大腦皮質感覺區上,掌管各部位的神經元所佔空間製作之「小矮人」。

人腦的另一個特徵,則是神經元的數量與連結是隨著時間與經驗而改變。神經元的數量在人剛出生時最多,之後會因為缺乏刺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死亡與減少。若自小即給予豐富多樣的刺激,則能留下較多的神經元,培養出聰明的小孩。即使留下的神經元數量相同,仍會因為每一個人生長的歷程不同,所接受到的刺激亦不相同,讓神經元的連結方式各有不同,因此,世上每一個人都擁有不同的世界觀。

2、群體與個體、人類與動物間的差異

動物行為學家研究個體與群體間的關係,發現螞蟻僅依循兩個簡單的原則,即能達成最有效率的群體覓食行為,一是個體於行走時會釋放訊號,另一是每一個體皆依據最強烈的訊號走。因此,當某個體與食物間的來回距離越短,表示花費較短的時間,因而留下的訊號最強,其他的個體也就會循著此較強烈的訊號走,而不會循著因距離較遠,留下弱訊號的路徑走(陳以明,2006)。

雁以人字飛行的模式,也是每一個體僅依據靠攏、保持距離和維持一致的速度與方向這三個原則來進行,人字形排列只是這三個原則的最佳呈現,並非因為有一領導者的存在。目前已有科學家根據這三個原則,利用電腦模擬出雁的飛行模式(陳以明,2006)。

不論螞蟻或雁,都是單一個體僅依據一些簡單的原則,即展現了群體的特徵。我們可以藉此來看人類的社會,有哪些是具有領導人存在所產生的行為?有哪些是沒有領導人,僅僅是個體本身的想法所造成的行為?又有哪些是人在無形之中,以最基本的動物本能所展現的行為?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即在人類群體的特徵,不單單僅有基於個體本能所造成的行為表現,還有人的意志力所展現的行為。

3、生態學與社會學

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人和社會是無法分割的,自然科學與社會學同樣是一體的。培根即定義藝術為「人和自然的相乘」;現象學大師胡塞爾說「一切科學之事都奠基於前科學的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則必然根植於一定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

事實上,我們只是將前人的經驗,用現代的科學方法,重新建構而成知識。就如同長年生活在海邊,以捕魚維生的漁民,其對海洋的豐富知識,並非得自於科學研究,而是生活所需的經年累月觀察所得。

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的關係,如同體溫與SARS間的關係,是評估整體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生物種類很多,表示地球非常健康,生物種類數量減少,則表示地球生病了。

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學門有分類學、演化學和生態學,然而,由於造成環境不健康的原因來自於人類不當的超限利用,因此,若沒有進行學門間的整合,並將之延伸至社會學,解決人的問題、修正人的行為,即無法稱之為完整的生物多樣性學門。以分類、演化、生態學為基礎,利用社會學積極解決人類所造成的問題,才是生物多樣性學門真正的意義。

《見樹又見林(The Forest and the Trees)》(成令方等人譯,2001)是一本國內多位社會學老師所共同翻譯的書,他們將其定義為給社會系學生的開胃菜。「見樹不見林」表示只看到了個人的部份,而「見樹又見林」才表示擁有生態系的理念。社會學所強調的是人這個物種個體之間的互動,以及人與大自然的互動;生態學則是研究所有物種之間的互動,以及物種與大自然間的互動。生態學所研究的範疇較廣,但動植物皆是依照簡單的本能來表現;而社會學所探討的人,卻因有其各種不同的意志力而較動植物複雜,導致難以處理。生態學和社會學這兩門學科,都是透過觀察的方法,進行探討。 (待續)

※ 本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 60(4):9-24,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