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自生態的智慧 之四 | 環境資訊中心
陳章波

學自生態的智慧 之四

2008年02月26日
作者:陳章波、謝蕙蓮、蔡碧芝(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三、大地的危機與轉機

章波審讀E. O. Wilson的《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2001年),一再試著將中國的哲理、經驗與其相互對應,同時也將現代科學對太陽系的發展歷史知識加以融入,繪出下圖,用以表達地球的時空變化和自然力,以及人的破壞之下的生物多樣性下降。現在大家都認知到生物第六次大滅絕是完全由人所造成的,如果沒有任何的改弦更張,如復育的新行動,將會到完全沒有生命的「荒生期」。

整個太陽系在137億年前由一次大爆炸而形成,在70~137億年前之間,光能與物質之間可以互換,55億年前物質開始凝聚形成地球,地球上直到35億年前才開始出現生命。地球在生命尚未出現之前,環境的變遷受制於物理化學之自然力,生命出現後,開始出現另外一個力量:生命力,影響著大地及生物之間的關係,包含生存本能、多子多孫、適者生存等天擇的力量。

400萬年前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人類出現後,除了上述之自然力與生命力,又增加了人的意志力在影響著整個環境的運作。自生命出現開始至人類出現,神經系統越來越複雜,甚至發展出左大腦半球與右大腦半球之分工合作。人類持續的知識發展導致不同學門的出現,學門一分化則學門間的交流便開始減少,形成分工卻沒有合作的狀態,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

現在由於人類對環境與資源的破壞和濫用,使得大自然不再協調,目前已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階段,如果依照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地球未來將不再會有生命的存在,E. O. Wilson將之稱為「荒生期」。如同挪威學者Arne Naess在Ecology, Community & Lifestyle(1990年)書中引用Peter Weseel Zapffe的一段論述:「人類是終極的悲劇性物種,因為他已學習、領悟到:當人類不存在地球上時,地球會存在得更好。」但是,目前的問題,在於僅有少之又少的人了解「人類是終極的悲劇性物種」這件事,這才是真正的悲劇所在。

1、師法自然

由人腦的特徵,可以知道營造是人的特質,人一定會改造環境。然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意志力的展現。體認到人類自己過去的行為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又希望人能夠繼續長久存活下去,就必須開始反思,展現人的意志力進行新的行動,如師法大自然,以仿大自然之生態工程進行修復,並發展及運用復育生態學等相關學門積極修復地球。

英國人即界定土木學為「導引大自然的龐大能源於保護地球上的眾生及人類,和平且永續生存的藝術」(洪如江,2006)。有位建築師也在辛巴威的首都哈拉雷,根據白蟻巢調溫的原理,建造了一座新型的節能大樓。不使用空調系統,僅透過大量的通風管道設計,白天將涼爽的空氣送入大樓之中,晚上將混凝土牆於白天吸收的熱量送到各個房間,這樣的設計使室外的晝夜溫差高達40度,大樓內的室溫卻仍一直維持在24度左右,節省了60%的電能消耗(陳以明,2006)。

由上述的例子可知,模仿大自然的營造技藝(technology)、技術(technique)與技巧(skill)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智慧的意志力。

古人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些皆是教導順應自然法則過活的道理。

傳統的商業行為,從地球取得資源、製造商、零售商、消費者,到最後使用完畢丟棄的單向過程,有94%的資源被浪費了(霍肯原著,簡妤儒譯,2005)。大自然的運作則是循環的模式,消費者的廢棄物是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產生的廢物是生產者的原料等等,不斷地循環、不浪費各種資源。

我們應該要向大自然學習,發展循環型的經營管理模式。如丹麥卡倫堡的生態工業園區,已發展出整個卡倫堡產業的共生關係,包括發電廠、煉油廠、製藥廠等不同產業,透過廢棄物與原料的互補性,將資源的循環與再生融入整個生產體系中。

2、追求自我實現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人有生理、安全、愛與被愛、尊嚴與自我實現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是有層級的,在較低級的生理與安全需求滿足之後,才能發展出愛與被愛、尊嚴與自我實現等較高級的需求;為了達到高級需求,人往往可以捨棄低級需求上的滿足(霍夫曼原著,許晉福譯,2000)。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許多人往往只注意到第一句話,認為在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沒有達成時,就不要去談自我實現的高級需求,因此會出現全國拼經濟、全國拼治安這樣的政策與口號。但卻沒有注意到當自我實現的需求被滿足後,是可以捨棄低級的需求。

事實上,『論語』里仁篇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所闡述地就是人在達到高級需求的階段,往往可以捨棄低級需求的道理。中國文化在2000年前就已發展出的道理,為什麼現今的教育會將其丟失?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不願回溯過往。我們的教育方式往往不尊重個人、不鼓勵自我實現,學生成為老師的延伸、子女成為父母的延伸,個人的意志力無法展現。

3、快樂地生活

從生態學的角度去看人的生命,如何讓大地有新的生機,完成個人自我實現又快樂地活下去?把快樂的生活經驗傳授給他人,讓別人也能夠快樂地活下去,即是章波所說的生態智慧。

˙笑與快樂的連結

人的大腦之中,有一個快樂中樞,位於頭正下方、眉心後方與兩耳交會之處。30多年前科學家進行老鼠腦部電擊試驗時,因操作失誤致使電擊到比原先計畫更深入之處,導致老鼠異於平常的表現,一直主動按鍵讓自己遭受電擊,不吃不喝最後死亡,才發現原來置入電擊之處為腦中的快樂中樞(Smith et al, 2003)。

外界環境的刺激只要與大腦的快樂中樞連結,即會展現笑容。雖然不同性質的笑話,會需要大腦不同區域的處理,但都會將訊息傳送至快樂中樞,進而笑了起來。而這連結的過程也能夠反向進行,即單純地展現面部的笑容,同樣會將訊息傳送至快樂中樞,產生快樂的感覺。因此,只要在做事時,也同時展現笑容,就能夠將所做的事與快樂做連結。

經常展現笑容,將外界的刺激與快樂中樞進行連結,就能夠輕易地讓自己的人生快樂。佛陀教人離苦得樂,用慈悲、施捨等方式來得到快樂,用自己的笑容感染他人,讓別人也得到快樂。西方人用笑來增加免疫力,台灣也有「愛笑瑜珈訓練學笑」的成立,都是同樣的道理。

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很自在地笑?因為傳統上有賣笑不賣身、士大夫正襟危坐,以及「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而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等文化,使得中國人不敢笑。最常展現笑容的場合,反而是尷尬的笑,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時,只好一笑置之。但是,笑是一件對身心有益且又能輕易辦到的事,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調整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選擇,開始為自己建構快樂的人生,常展笑容地做事。

˙追求身心和諧與自在

人類的身體樣貌在400萬年前就已大致成型,而大腦卻是後來才越趨複雜地演化而成。腦袋不停地在運轉與思考,可是身體往往會承接不了大腦想做的事,身與心產生衝突,我們要如何追求身心的和諧?人類是利用生物能做事,因此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省能,需要適時讓大腦休息。中國的禪修,就是一套休息的方法,禪的字義是心是簡單,如何讓心很簡單?有兩個方法,一是專心的做事,另一是將心擴展至無我的境界。

身體可以承接心裡所想做的事,便是自在。要讓自己不會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就需要盡早開始養身,培養身體的能耐與心力。中國的養身之道,包含筋絡、氣功與太極拳等,皆依循著「老氏戒剛強,柔弱生之徒」的原理,強調不需要太過剛強,像水一樣柔弱才可以生存下來。氣功就是運用流體力學,讓人體內70%的水以及空氣進行良好的體內循環;太極拳則藉由身體的放鬆,減少神經衝動及肌肉收縮所消耗的能量,再利用地心引力及其反作用力撐直身體進行運動,達到省能的目的。

大自然目前已被人操作到只適合人生存,其他生物都不易生存。要解決這個問題,人便要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訓練一個人對於生命的感受性,最好的方式便是觀察植物,尤其是清晨陽光透過嫩葉,葉子剛要行使光合作用時,翠綠的葉是能撼動人心、讓人感受到生命確實存在,並正努力存活下去的象徵。藉由觀察而能夠區辨出真正活著的植物與人造的假花假草的差異,感受到生命力存在與否的區別,當然也就能夠感受到生命力更顯著的動物的生命力。擁有對生命的感受性,不論是動物或植物,只要當牠們遭受到迫害或威脅時,就能夠將心比心地感受到牠們的痛苦,願意付出去拯救牠們,改善牠們的生存環境。

四、結語

走入自然,加強生命的敏銳度,照顧到大地上所有的生命,復育大自然,才能夠有智慧地活下去! (全文完)

【謝誌】2007年端午,章波與內人蕙蓮至加拿大拜訪賈福相老師,在他家中與大自然和諧的氣氛之下,和賈老師請益了許多關於生態智慧的問題,使得本文得以有進一步的發展。此外,也要感謝審稿者的意見,讓本文能夠更加地流暢,易於為一般大眾所接受。

【引用文獻】

  • Kraaijeveld, K., Carew, P. J., Billing, T., Adcock, G. J., and Mulder, R. A. 2004. Extra-pair paternity does not result in differential sexual selection in the mutually ornamented black swan (Cygnus atratus). Molecular Ecology, 13:1625-1633.
  • Meeker, J. W. 1981. Wisdom and Wilderness. Landscape, 25(1).
  • Naess, A. 1990.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Outline of an Ecosophy (D. Rothenberg, Translated and Revised). 223 p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 Pepper, D. 1997. Modern Environmentalism-An Introduction. 388 pp. Routledge Press, New York.
    Smith, E. E., Atkinson, R. L., and Hilgard, E. R. 2003. Atkin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768 pp. Wadworth/Thomson Learning, Australia ; Belmont, Calif London.
  • 艾德華‧霍夫曼。2000。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旅程。(許晉福譯)。麥格羅‧希爾出版,487頁。
  •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 亞倫‧強森。2001。見樹又見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群學出版,270頁。(原著出版年:1997年)
  • 保羅‧霍肯。2005。商業生態學:商業也可以很生態。(簡妤儒譯)。新自然主義出版,336頁。
  • 威爾森。2001。知識大融通。(梁錦鋆譯)。天下文化出版,500頁。(原著出版年:1999年)
  • 洪如江。2006。土木工程與人類文明。土木水利,33(1),15-28。
  • 陳以明。2006。向生物學習來的智慧。科技報導,299,19-22。
  •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聯經出版,135-139頁。
  • 赫曼‧赫塞。2004。流浪者之歌。(高子涵譯)。環華館出版,176頁。(原著出版年:1922年)
  •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天下雜誌出版,320頁。

※ 本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 60(4):9-24,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