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糧食60%仰賴進口,大豆、小麥、飼料玉米皆因成本價格過高,而採取進口的方式,但遇到原產地價格飆漲,或遇天災人禍無法生產,台灣有無因應能力與策略?即使鼓勵休耕地轉作,也要負起規劃賣給誰的責任,以上種種現象,直指糧食安全議題需要被關照,卻未見兩組候選人提出相關的論述。
馬之平地造林不實際 未考慮具體做法與目標
吳東傑認為平地造林用意雖好,6萬公頃的土地規劃在哪裡、如何進行等問題提出質疑。其次,若未進行整體環境評估,是否造成生態浩劫,生物多樣性、蟲害防治、水土保持、農業生產棲地等,也須評估了解對環境的影響。
台大徐光蓉教授計算造林所能吸收的碳量,1平方公尺/公斤/年計算,和馬政策所提「8年內增加平地造林6萬公頃,……每年約可吸收二氧化碳220萬公噸,」有一段距離,並且吸收碳量也因樹種而有差異。另外,對於原耕地整地所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以及到哪裡找6萬公頃的土地,也提出質疑。
溪底遙學習農園馮小非說立法院於過年後提出《農發條例第18條修正案》農地分割1分地就可以買賣,一讀已經通過,以後稍微平一點的土地就會釋出為建地,誰還會為了1公頃1年12萬補助費用造林?楊儒門也不認為1甲地每個月1萬元的補貼,會鼓勵農民種樹。但如果做好配套措施,會讓政策更可行,例如補助田間管理員,有人可以照顧樹種下之後的各項工作。
謝提95機制,不如落實登記制度
謝提95%收購農產品,楊儒門認為既然要登記制度,政府可透過訪談了解農民栽種哪些作物、共多少面積,並經過統計計算後,再告訴農民今年大概可種的作物種類和面積。他表示,如果投入耕種可能因為飽和而影響收購的價格,農委會更要負起主導和調節的責任,並讓資訊公開透明。
楊儒門也提到:「農民像瞎子摸不到路,大家種什麼就跟著種。」市場資訊不透明,造成價格慘跌。若不強化資訊公開透明以及農委會的任務,謝的政策只能事後擦屁股,讓農業等同於補助。
忘了告訴你…… 農產通路在哪裡?
有產能卻銷售不出去,是小農普遍遭遇的現象。不打通生產到通路這個關卡,成本壓不下來,農民就無法得到合理的生產價格。吳東傑認為兩組候選人和政府應該回應生產到消費之通路如何解決。
拒絕或接受?中國農業進口
在兩岸農產品貿易上,吳東傑認為兩方政策四平八穩,在基本面向上都沒有討論需求與問題,只從自己的主張出發,看不到邏輯系統。謝不同意一中市場因此取締,但沒有解決民之所欲,到中南部走一趟就了解水果、水產的中國市佔。馬強調外銷到中國,那麼中國農產品要不要進來?如何制量管控品質,未見策略。
楊儒門則提到無論取締中國農產品,或加強外銷農產品至中國大陸,重要的是拿出一套標準。不接受中國農產品的理由也需要講提出清楚的標準。台灣進口農產品的標準應明訂農藥殘餘檢測量;而農產品外銷至中國也不能一廂情願,要考慮到貿易方式和中國的市場。
農業政策少了原住民思維 應積極培育部落農業人才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金惠雯說,原住民農業的特色是小農以及山坡地種植。而兩組候選人的農業政策較傾向大片面積種植;而且山坡地種植被視為破壞水土,但站在原住民的立場,這是生計,輔導種植有機農品,其實是保護水源。
讓原住民做巡山的工作,一個月1萬多元,是消極的做法;輔導部落人才從事生產的工作並能與保護土地之間取得平衡,才是積極的政策。
留農政策 強化農村生活機制
謝陣營提到「細大有車坐,可比大員外」承諾由政府來照顧解決偏遠地區的交通運輸問題。吳東傑認為根本的問題是城鄉差距、鄉村的公共建設和污染防治,當務之急是要創造讓人回農村安身立命的環境。好的政策就是要能留住鄉村的人,營造一個適合居住的鄉村社會,而非以都市的思維來看待鄉村的需要。
楊儒門則建議在地生產、在地銷售、讓人喜歡到當地購買,農村轉型為兼具觀光休憩的地方創造商機。他衷心期待不要以「可憐」來看待農民與農業,農人需要的是看見未來,而這也是所有接受採訪者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