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眷村原味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作假期

打造眷村原味

2008年04月13日
作者:黃德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執行編輯)

2008年3月底,我參加在淡水河旁的空軍三重一村,所舉辨的「三重眷村工作假期」。對於不曾在眷村生活過的我而言,用圍牆與外界隔離的眷村像個陌生的大迷宮;這次參與式勞動的工作經驗,讓我體驗到什麼是眷村味。

歲月駐足伍拾餘栽    永懷甘辛深植心間    歲月伍拾壹

這是三重一村某戶的門聯,當中漾著淡淡的心酸。從聊天得知,屋主從中國來台已51年。一個人、離開家中、加入軍隊、被迫到一個邊境小島,在完全不熟悉的土地上重新生活,歲月流逝中的甘苦,這21個字有著深刻的人生體驗。

這就是眷村所蘊含的味道。

門聯「歲月駐足伍拾餘栽    永懷甘辛深植心間    歲月伍拾壹」

活動一早,至附近的市場用完餐後,即準備開始工作。參與的伙伴們被分為文物、竹編與屋瓦3組,進行不同的工作內容。

空軍三重一村為空軍防炮司令部所屬眷村,軍階相當多樣;且位於淡水河畔早期常受洪患之苦,多年來文物有所損失,文物組的工作內容就是為眷村文物整理建檔,為這個時代的記憶留下記錄。

確認盤子的材質,以建立正確的資料

指導老師與參與者討論如何為眷村文物建檔

測量建檔物品的大小規格

為文物拍照,以建立資料庫

竹籬笆是台灣早期眷村家家戶戶必有的東西,現在已十分少見。竹編組的任務是,將完整竹子剖開、處理成細條狀,再進行竹籬笆編製,找回眷村的意象。

從平溪趕過來的老匠師,指導如何剖開竹子,以製作竹籬笆

看似構造簡單的竹籬笆,製作過程費力又耗時

經過一日多人的辛勞所製作出的竹籬芭

眷村另一建築特色就是黑磚屋瓦,然空軍三重一村中多數房屋已改建。幸眷村入口右側的傅家,仍保留著,這亦是空軍三重一村中最早的房舍。早期淡水河常氾濫,導致淹水,這棟建築記錄此歷史,因此選擇在此重新打造眷村意象。屋瓦組的工作就是進行,屋瓦下層的橫木構造製作與黑磚屋瓦鋪掛。

師傅與參與者進行屋瓦的木構製作

師傅與參與者解說如何進行木構製作

堆得像座小山的屋瓦,正等待清洗與鋪設

在廣場上洗屋瓦,清除堆積的泥土灰塵

同心協力將清洗過後的屋瓦,接力運送至屋頂上,等待鋪設

經過三日的辛勞,總算完成黑磚屋瓦的鋪設與竹籬芭的製作。這次工作作期的伙伴們戲稱,已把半年運動量消耗完。在玩笑話之外,每個人一定有所思考,思考著什麼是眷村、保存它的的意義為何。

    鋪設完成後的黑瓦屋頂    掛上門牌的竹籬芭,充滿了眷村復古味

這是個開始。

眷村屋頂的貓,不知是那戶人家用尼龍繩與碎布幫牠作了一件禦寒的披風

相關連結:「空軍三重一村.在地誌工」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