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環境日,如果你還認為恐怖主義是全球最大的威脅,那就錯了──環境議題已成為威脅人類的最大敵人!刻正上演的災難片「明天過後」就是在描寫溫室效應造成的環境災難,劇中一幕幕令人驚心動魄的情節,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環境議題可能造成的人類浩劫。
反觀台灣正大力推動「十大不永續建設」,不禁令人擔心,明天過後,我們還會有環境日嗎?台灣環境之所以處於弱勢,環境日之所以只屬於口號式的儀典,深入探究乃是因為我們只重視經濟的資本累積,忽略永續發展的另外兩個重要資本:自然資本及社會資本。因此,我們必須從永續發展的向度提出資本重建的方向:在生態取徑、生活取徑、制度取徑下,將主流經濟邏輯的資本體制進行重建,才能建構永續台灣、才會有明天。
自然資本主義有待倡議
生態取徑上我們要倡議自然資本主義,自然資本主義是將由資源、生命系統和生態系統所構成的綠色資本,以及以人力、智力、文化與組織形式表現的人力資本,納入資本主義的邏輯體系。因為不管是自由市場、人類貪婪本性以及投票權,都無法以集體或個別力量,造就出一個捍衛基本公共需求的政府。人民還需更多的權利,包括透過全民共識來限定政府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法規,而為能重新適應新環境,我們必須承認引申自生態學觀點的新規則,來為政治行為和經濟制度設定界線。這個新規則正是使生態目標與經濟目標趨於一致的生態經濟觀點,也正是企圖從經濟行為的變革來因應資本主義的巨大危機。
社區必須創新
生活取徑上社區必須能創新,也就是進行社會參與的資本重建。傳統的扶貧項目必須以社區為中心的方式所取代,這些方式不但使更多的參與成為可能,而且還更有效。社區建設必須重視支援網絡、自助及社會資本的培育,使這些成為促使低收入社區經濟復甦的重要資源。此論點主要在於對積極福利的倡議,亦即強調投資人力資本的社會投資型國家因應全球化變局的重要性,而關鍵主體則在於社區。就此而言,認識社區的既有條件,並藉由「全球地方化」過程,創造地方產業的發展機會,實為產業振興的立基。
結合自然資本與社會網絡
制度取徑則在於結合自然資本與社會網絡。為了塑造地方優勢,地方社群或菁英進行結盟,因此,依附土地的菁英促成都市發展的方向,以其權力優勢形成了成長機器。在政治地理學的看法中,更強調廣泛利益結合以帶動地方發展,並加速地方發展取得競爭優勢──特別是吸引非政府團體或菁英的在地投資,形成強力推動地方發展的成長聯盟之合夥機制。當然,先決條件就是密集的在地社會網絡所構成的制度,藉以動員社會資本。就制度地理學觀點而言,為了掌握全球,任何在全球網絡下最具動態回應的成功經濟節點,絕非只有經濟要素,文化與社會要素也是經濟成就的重要核心,由此構成強力的在地「制度著床」,形成全球地方連結下創造性氛圍發展的重要「制度厚實」。
這些諸多想法或許只是資本重建的第一步,但正待我們重新改變思考與想法。要挑戰日益嚴重的環境議題,決不是經濟地景的簡單呈現,它更需要在行動上落實。只有當全球思考、地方行動能充分整合在回應全球地方連結的過程時,地方發展才有前景,國家永續發展的意義才能浮現;也惟有此,明天過後,我們才可能再享有多彩多姿的美麗寶島!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國時報》2004年6月6日第4版「名家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