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於2006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表「先驅性2006環境績效指數」(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全球評比結果。台灣在參與評比的133個國家中排名24,為領先的前五分之一國家之一,在亞洲排名僅次於馬來西亞(第9)及日本(第14)。有趣的是,2005年1月同一單位發表的「環境永續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ESI),台灣排名全球倒數第2,引起國人關切。雖然EPI及ESI二者評比所用的指標不同,但2006年EPI的評比結果,或許有助於消除國人對台灣環境品質及永續發展的疑慮。
EPI指數由二大目標(Broad Objective)所組成,下分六個政策類別(Policy Category)及16項指標(Indicator)。二大目標為「環境健康」及「生態系活力」,生態系活力再細分為「空氣品質」、「水資源」、「生產性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及棲地」、及「永續能源」五個政策類別,與「環境健康」合成六個政策類別。EPI係針對16項指標資料皆完備的133個國家進行評比,滿分為100,EPI前三名為紐西蘭、瑞典、及芬蘭,排名最佳的紐西蘭得分88.0;台灣得分79.1。
EPI六個政策類別評比結果,台灣以水資源績效最佳,全球排名15;生產性自然資源因過度捕撈漁產及高農業補貼,排名128。其餘四個政策類別排名分別為:空氣品質排名92、生物多樣性及棲地排名32、永續能源排名77、環境健康排名31。在16項指標中,台灣有五項已達永續性目標,惟過漁、農業補貼、及再生能源3項指標,全球表現不佳。
雖然台灣在EPI排名屬於領先的前五分之一,但我們還是必須審慎比較2006年EPI及2005年ESI的評比,以提醒台灣各界在推動永續發展應著力之處。2005年的ESI主要在衡量國家長期環境的軌跡,建構在「永續性」概念下,ESI追蹤環境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它包括各種矩陣,利用這些矩陣探討自然資源使用、過去污染防治、目前生態系惡化程度、目前環境政策結果、及社會改變負面趨勢的能力。
EPI跟ESI有幾個重要的差別,或許最明顯的是,EPI係在衡量國家的實際環境績效,其作法是首先透過國際約定、國家標準、或科學普查,針對16個指標指認出長期的公共衛生或生態系永續目標,然後將這些目標作為長期環境永續標竿,再針對所有國家計算每個指標離永續目標之遠近。
以這個方法並搭配更廣泛的資料,EPI可作為全球尺度的集合體,說明全球離環境永續目標究竟有多遠。相反地,ESI則建構在國家之間的比較,因此僅提供環境績效的某個相對衡量,此外,EPI集中在政府控制的範圍,而ESI則追縱影響永續性的更廣泛因素。
除了少數例外,納入EPI評比的國家,在16項指標上都必須有資料,因此,只有133個家列入評比;相對地,ESI在資料要求上有較大彈性,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允許缺資料的指標可以被計算。由於這個差別,EPI提供了國家當前環境績效更精確的圖像。
雖然ESI及EPI是依不同目的來設計,但透過所有國家在二個指數的相對排名便具有相當的啟發意義,台灣在EPI的評比明顯高於ESI的評比,顯示台灣所面對的是長期的永續性挑戰,但在治理環境現況上績效良好。
可預見的是,世界經濟論壇未來每年會輪流發表EPI及ESI全球評比結果,因此,台灣應在行政院永續會主導下,透過指標訂定、資料蒐集、及計算方式修正,使指標系統能更確實反應台灣在環境保育及人類健康與發展的實質進展。
而台灣在EPI及ESI評比中,仍有多項指標評比落後,例如EPI的過漁、農業補貼、及再生能源,以及ESI的環境系統(排名最後一名)、降低環境壓力(倒數第三)、及降低人類脆弱度(第124名)。政府應積極結合產官學研民各界,從各個面向提出具體的環境永續政策,以根本改善這些落後的指標項。
不管EPI、ESI、或其它永續性評比,都是在問一個重要的問題:台灣環境永不永續?全球生態永不永續?相信愈來愈多人已瞭解到,21世紀對發展的限制因子不再是人造資本,而是剩餘的自然資本,因此,永續發展必須建構在全球各地負責的民主回應、公平的社會福祉、共享的經濟利益、及共生的環境生態才可能達到,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台灣當然也不能例外,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