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溼地日談台灣的溼地保育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從世界溼地日談台灣的溼地保育

2008年02月01日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1月23日在瑞士召開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公布「2008環境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EPI)評比結果。在參與評比的149個國家當中,台灣得分80.8,名列40,與美國相當(得分81.0,排名39)。

相較於2006年環境績效指數評比(台灣在133個國家當中名列24),2008年環境績效指數評比略顯退步,究其原因包括新增9項指標(16項增至25項)多屬台灣較弱的項目,包括溫室氣體及空氣污染排放過高、農漁業資源經營管理尚待加強、河川水質仍有改善空間等,另外,臭氧濃度及二氧化硫排放數據來源不明或有誤,以及台灣推動績效甚佳的廢棄物減量及資源回收均未納入評比等也是排名下滑的因素。

然而,環境績效指數報告同時指出,由於資料缺乏、評比國家的侷限、及方法論不一致等,使得一些和政策有關且具科學重要性的議題沒有反應在環境績效指數評比中,例如暴露在有毒物質的情況、周遭空氣品質、及溼地損失等。其中,「溼地損失」未納入環境績效指數評比項目,在全球各地每年都熱烈鼓吹「世界溼地日」的當下顯得特別突兀。

世界溼地日是紀念1971年2月2日各國在伊朗蘭姆薩簽署的「溼地公約」(又稱「蘭姆薩公約」),該公約要求締約方都應在國境內至少指定一個「國際重要溼地」,以落實認同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重視溼地調節水份循環的功能,並且維持溼地特有的動植物生態,特別是水禽棲息地。此外,公約也明訂溼地是具有經濟、文化、科學及娛樂價值的資源,溼地的損失將不可彌補,因此希望藉由各締約國的協定,阻止溼地逐步被侵蝕及消失。

目前全球有157個締約方簽署此公約,有1,678個溼地(1億5千萬公頃)列入蘭姆薩國際重要溼地名録。每年的世界溼地日,各締約國都會推動各項教育活動,以配合蘭姆薩公約的「傳播、教育及公眾意識」計畫,促進社會大眾認識溼地生態系及野生動植物,並推廣永續利用溼地資源。並且依全球發展現況及趨勢訂定不同主題來提醒世人對溼地的重視,2008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健康的溼地、健康的人類」(Healthy Wetlands, Healthy People),這個主題也是2008年10月到11月在韓國將召開的COP第10次會議之主題。

台灣雖不是締約方,但為善盡地球村成員的責任,內政部營建署於2006年10月開始辦理國家重要溼地評選。在第一階段初評時,將76處溼地區分為2處國際級、39處國家級、及35處地方級。而為凝聚共識,內政部營建署更於2007年5月邀集相關推薦單位及地方政府,就初評結果進行研商。因部分地方政府反對劃設溼地,或推薦單位對評定等級表示不同意見,因此,對溼地劃設與評定等級有爭議的12處溼地,辦理現場會勘,進行第二階段複評。

經過二個階段評選結果,內政部將台灣重要溼地分為三個層級:2處國際級、41處國家級、及32處地方級,其中有2處溼地的擴大範圍未定,留待後續檢討。經二階段評選確定的75處溼地,面積共44,379公頃。此外,內政部為推動台灣重要溼地埤圳的保育,將2008年訂為台灣溼地年。

然而,僅有溼地評選與分級是不夠的,要落實溼地保育,需與地方政府以及民間部門密切合作,擬定相關配套措施。例如,在政策上,要避免重要溼地被變更使用,透過「容積移轉」制度,賦予都市計畫區內的溼地埤圳適當容積,然後允許移轉到其它分區,或許是政策上可以思考的方向。

而就結合民間部門共同推動溼地的永續經營上,政府應撥付基金成立獨立運作的「國家溼地保育基金會」,並由此基金會擔任執行主體,整合相關溼地復育、經營、管理、生態導覽及教育解說活動,建立資金、專業人才、知識、教育訓練與志工之流通平台,具體實踐溼地銀行功能。

溼地是地球之腎,更是維護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孕育之所。溼地是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賦予,也是讓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嶼卻擁有傲視全球的豐富多樣性最主要的因素。但在長期忽略與種種不當開發下,造成重要生態棲息地縮小、切割、零碎化甚至消失,導致整體生態環境劣化、生態資源枯竭。隨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加劇,生態益形脆弱,復育益顯艱難,如何穩定生態系並維護生物多樣性,以促成地球與人類的永續,在呼應世界溼地日的當下,我們需要的是更長期與有效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