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大「有機校園」出發 踏出台灣有機農業平台的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興大「有機校園」出發 踏出台灣有機農業平台的契機

2008年06月09日
本報2008年6月9日台中訊,陳品潔報導

建構台灣有機產業合作平台研討會農地破碎化、灌溉系統解體、農地汙染日益嚴重、生機盎然的河道與田野景觀逐漸消失……。面對種種台灣農業難題,上週五(6日),由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ATOAP)邀請產、官、學、農等近400人,召開「建構台灣有機產業合作平台」研討會,商討有機農業平台合作在台灣的可能性與困境。

農業  有機生活的起點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說:「有機不只是一種產業,而是一種悲天憫人的生活態度。」他認為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看來,有機農業是唯一也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他舉中興大學為例,從有機農場的經營,到整個有機校園的落實,他認為有機生活的關鍵在於觀念改變。

他發現一般校園的例行性消毒,對整個校園環境而言是施毒,不但破壞環境,也造成師生的慢性自殺。從中興大學校園不施農藥為例,巧妙運用生物鏈的相生相剋的生態環境,不但不用消毒,反而還吸引許多像鳳頭蒼鷹、貓頭鷹等稀有鳥類與動物築巢,整個校園生意盎然,人們走到這樣的環境也頓時放鬆。

再搭配「興大有機農夫市集」與社區有機生活講座,整座大學城似乎也成了社區的活動中心。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主任董時叡指出,有時候民眾穿著拖鞋、汗衫,騎著腳踏車就來市集買菜了,「這樣地方生產、地方消費的觀念一直在推廣,也慢慢地形塑一種在地的有機生活文化。」

環境情感認同  台灣有機農業平台的優勢

近幾年來生態、環境意識高漲,有別於傳統農業,有機農業低汙染低破壞高安全的生產方式的確受到大眾的青睞。但面對傳統的農產運銷體系與農會運作機制,有機農民該如何尋求發展的可能性呢?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黃仁棟說:「如果我們和人競爭,我們要知道我們所競爭的是甚麼。」

黃仁棟認為,目前的消費趨勢的確受到節能減碳的影響,傾向在地有機農作消費;但除了商品(農作物與附加產品)本身的安全、與價格的考量以外,背後的「情懷」也愈來愈不可輕忽。他舉穀東俱樂部為例,雖然不是純有機,但是「東西還沒種出來,就已經賣出去,是他在台灣看過最成功的案例。」這樣產銷案例,背後隱含穀東們對於發起者理念與環境意識關懷的支持。

板橋市農會總幹事王雪慧也認同的情感是平台的重要因子。板橋市農會因為認同有機農業共生共榮的理念,牽引原本單純的金融業跨足有機農業,從熱賣的「發芽米」到「活力超市」月收1400萬,扮演有機觀念、環保消費的行銷者。王雪慧說:「我們以對有機農業的情感,期盼以消費力改變這世界,讓消費者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董時叡也提到,「農夫市集」裡農夫與消費者直接地溝通與農產解說,彼此的對話,建立起朋友的關係,彼此的信任已超越了一般消費機制。

農業國家永續之本  如何反省與改變?

台灣農地有限,耕地面積80萬公頃,每公頃耕地平均人口壓力超過30人,可說世界之冠。陳世雄很擔心目前的休耕政策以及0.25公頃農地自由買賣蓋農舍,將導致台灣沒有農業、下一代無米可炊的困境。以德國為例,南部耕地每戶30公頃,北部則可大到120公頃,是台灣農家的40倍-160倍以上,而且長子繼承家業,背後有避免農地分割的用意。

集村制度使得鄉村地景優美,加上德國人生態意識與有機農業的使命感,使整個國家欣欣向榮。「樹頭顧乎在,毋驚樹尾做風颱。」國家的永續經營,須仰賴長期的農業生產力,以及優良的農地完整性,農業如何永續經營?有待人民應積極了解與參與,以及政策的反省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