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電工會的反反核文宣,廣為傳遞「核能復甦」的消息,包括日本繼續新建機組、很多國家核能呼聲再起等等,尤其以「綠色和平組織的共同創辦人Patrick Moore,在美國眾議院作證核能是好的能源選擇」的新聞視為重大突破,說帖萬信齊發。我能體諒那種想一吐悶氣的心情,也不否認這新聞的真實性,但我想善意的請包括台電的朋友,一起來思考以下的問題。
第一、全球暖化問題,本來就很嚴重的環境議題,諷刺的是,很多關於「溫室效應氣體」的學術研究,有大筆的研究贊助資金是來自核能工業,這種微妙的關係,不言可喻。而這些所生產的大量學術研究報告,核能業者選擇了一些比較有利的報告,籌辦很多研討會,再以「學術」之名發表,再讓媒體加以報導或引用,就成了核能復甦的「感覺」。
第二、去年中國時報曾刊登一個駐德記者的新聞,寫到「德國廢核政策面臨強大挑戰,反彈聲四起」,結果跟德國朋友的聯繫之後,他告知德國大報都沒此類新聞,同時他提醒我,就是那位台灣記者所住的地區,就是德國保守派大本營,也是企業界較多的地方,本來看法就比較偏資本家立場,只是年輕記者天天被這些聲音包圍,誤以為或誇大成全國反彈,即將修正廢核政策。
第三、前幾天剛問一位學界朋友,他的老師是美國著名的能源學者,協助很多國家制訂能源政策,趁他老師之最近來台時,特別請教關於「核能復甦」的說法,但他老師說「這是核能工業的造勢手法,至少我知道歐洲國家完全沒有再發展核能電廠的新計畫」。
第四、既然說日本有興建新的機組,但現正興建中與核四同型的浜岡電廠,其耐震設計原先600g,在今年初卻增強為1000g,而台灣核四卻只有400g,為何這點絕口不提。
提出這些點,當然不是完全否定核能產業翻身的任何可能,只是想提醒,核能工業的確卯足了勁營造氣氛,手法如何,請參考這陣子「台灣每個人都很想吃美國牛肉」「美國牛肉品質比較好」的假象,是如何被政媒商聯手細膩操作出來,就能瞭解各中三味。
Patrick Moore雖是綠色和平組織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但1986年就離開,另創Greenspirit生態策略顧問公司,他有不少令人爭議的立場,包括支持基因改造食物以及伐木業,不但為其辯解,且一再接受業者的資金贊助並公開推廣,甚至成為說客,所以把他支持核能拿來做文章,可能太誇大了他的影響。況且美國布希總統大筆的政治獻金來自核能(也是武器)企業大廠,也能把國防部次長調去當「世界銀行」總裁,走回頭路去「強迫貸款」給第三世界國家做大型水壩、電力建設,這是國際社會的悲哀,台電工會的朋友應該慎思這是值得高興的事嗎?
就算核能是種選項,台灣這個地狹人稠,處處是斷層的小島,也不是核能技術國,為何不走出一個新的道路?我很支持勞工自主運動,也反對公用事業民營化和不當的縱容民營大電廠的訴求,但台電工會的朋友們可曾瞭解,核能工業從搖籃到墳墓,從鈾礦開採到核廢料,每一環節都是犧牲弱勢,環境種族歧視。
全球核能產業的傾銷,從來就不單純,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請再想想,是什麼樣的機制提供源源不斷的訊息,讓一個電力公司的員工如此殷切迎接核能春天的來臨?(撰稿日期:200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