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讀書會--體驗大自然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神學

網路讀書會--體驗大自然

2004年03月08日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本期繼續介紹「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最後一個單元「體驗大自然」(Nature In Experience)。

本單元包括下列五篇文章:

  1. 「湖濱獨處」(Lake Solitude: The Individual in Wildness)
  2. 「前寒武紀接觸的沉思」(Meditation at the Precambrian Contact)
  3. 「再會!華盛頓郡」(Farewell, Washington County)
  4. 「大自然與人的情感」(Nature and Human Emotions)
  5. 「白頭翁花」(The Pasqueflower)

野地的弔詭

本單元指出,大自然可以算是哲學與宗教的「資源」(resource),當哲學走向野性,它會找到非常豐富的體驗--可能是孤獨或寧靜,可能是敬畏、神祕、寬廣,或是具有美學意義的美麗感受。我們看到生命為存活而產生的掙扎奮鬥(confront the struggle for life),看到衝突與和諧、建設與破壞,看到生命在自然史中不斷再生的能力,以及各種不同生命樣態所展現的互為親裔或彼此敵對的關係。透過這些,我們學習到與自己的根源(sources)有關的真理。

這不只是「重新再創造」(re-creation)的體驗,同時也是「休閒娛樂」(recreation)的體驗。我們得到平衡感、在地感、認同感(a sense of proportion, place, identity)。有時候我們感到謙遜渺小,有時候卻感到意氣昂揚。我們被野性(wildness)所吸引並與它產生親密的接觸,深刻體驗存於我們內在的小自然以及超越我們的大自然(the nature within ourselves and the nature transcending ourselves)。

野地(wildness)的弔詭在於:儘管它具有非人類中心的內在價值,卻只有具哲學思考能力的人類才能知道這些在認知上、倫理上及形上學上的價值。只有人類能夠以這種最豐富的、默觀式的層次來體驗野地。我們尋找大自然,這樣的尋找最終回歸到我們自身。

靈性的樂章

本單元的文章,融合了直接參與遠距反省,也融合了理性與情感、浪漫與批判、自然與靈性。我們之前已討論過大自然在某些方面的價值是客觀的,但這並不是要排除主觀經驗,而是提供機會讓有價值的主觀經驗得以產生。這種主觀經驗的產生,是人類出現在地球之後必然會有的結果。

當哲學家進入野生的大自然,他所產生的哲學性自然體驗,雖不是唯一的價值,卻是前所未有的。「從大自然中的經驗產生價值」這件事上,人類不但是發現者,同時也是創造者。當我們從大自然接受各種模式的磨鍊調教後,便會自己譜寫出靈性經驗的樂章,這對於我們是極具啟發性的創意,也會整合到周遭的環境中。

《哲學走向野性》書中的各篇文章,是作者回顧以往的事件和經驗,以接近故事的方式,敘述環境倫理必須以生活方式具體呈現,個人必須以歷史的意識來承繼這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