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走向野性
2004-08-02 14:51
生命是流動著(Life flow on);生命應當流動著(Life ought to flow on)。我們當中很少人能區分這個從敘述性到規範性之間的跳躍,但在生命之河的思考裡,生物學與歷史學是如此地貼近倫理學,因而比其他領域更容易作出這個...
2004-07-26 10:45
生命之河長達億萬年之久,人類在其中行過百萬年,所記錄下的行跡卻只有數千年。假若河長是環繞地球1圈,人類的旅程只是走過1個鄉鎮的半途,而歷史所記載的部分則僅數百呎之遙而已,個人一生的長度更是只及數步之遠。這種線性量度雖然呈現了生命之河的自然長...
2004-07-19 15:24
環境倫理與新舊世代間的倫理,往往屬於同一個議題,這個事實並非意外。因為,我們的生存需要有一個棲息居所(habitat)。於現今對環境有益的,同樣會有益於人類的未來;這樣的講法雖然在某些狀況下可能會有出入,但通常都能成立。接下來,我們便會發現...
2004-07-12 10:43
一個人的倫理容量,可約略用其思及「我們」的幅度來估量。自我主義(Egoism)區分了一個孤立的「我」,在此界限外僅發現「他」與「她」;在這些無法化約的核心衝撞中可找到倫理的競爭,一對多,各自尋索其自身自明之利益。利他主義(Altruism)...
2004-07-05 18:16
關於公義的概念,我們通常總是環繞在捍衛個人權利免受他人利益所損害這個論點;這當中的詭辯,似乎也具有發展出跨越世代視野的用處。不過,當我們的眺望超越過我們的子孫輩,我們便會開始遲疑,因為未來世代既不確定又很遙遠;並且在面對「尚無顏面的未來(f...
2004-06-28 09:44
生命之河的說法,詩意的象徵多過哲學的思考。然而,象徵本身具有召喚的力量,可以激發批判性的省思。生命是有機的,但它過於複雜,無法單用簡單、無機的河流之各種特點加以闡明。我們在此的目的,只是要萃取出水流(current)的概念,一種自然而然向前...
2004-03-15 13:49
前幾期針對「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分別介紹書中四大單元;本期從中選出三篇文章,近一步探討環境倫理的真義。
生態倫理
「有生態倫理這回事嗎?」(Is There an...
2004-03-08 22:04
本期繼續介紹「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最後一個單元「體驗大自然」(Nature In Experience)。
本單元包括下列五篇文章:
「湖濱獨處」(La...
2004-03-01 17:44
上一期介紹了「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之第一單元「倫理學與大自然」(Ethics And Nature),本期繼續介紹其他單元:
第二單元「大自然的價值」(Valu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