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SARS」肆虐期間曾參與防治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在廣州一學術會議上表示,由於珠江三角洲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在過去25年間就增長了3倍多,空氣汙染嚴重,導致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部都變成黑色的。
在12日廣州舉行的「珠江三角洲大氣汙染防治高峰論壇」上,SARS期間因第一位揭發案例聞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從臨床和手術等統計資料顯示,因空氣汙染嚴重,廣州人不論男女,也不論是否為吸菸人口,只要一超過五十歲,肺都是黑的,而肺癌也已成為廣州人的常見病例。
空氣中氮氧化物 25年增3倍
鍾南山說,「珠三角正面臨著複合型大氣汙染的威脅!」另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進一步指出,光化學煙霧汙染、酸雨和煙霾已是珠三角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而這些汙染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複合型大氣汙染。
鍾南山說,根據2006年資料顯示,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在過去25年間就增長了3倍多。
另一篇報導指出,中國目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達2600百萬噸,超出環境容量的一倍。另外,酸雨的覆蓋率則達中國1/3的國土。並有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汙染,流經城市的河流則有90%受到嚴重汙染。3億多農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億多城市居民則受到嚴重空氣汙染的威脅,每年有1500百多萬人罹患呼吸道疾病。
「每個人每天要呼吸2萬多次,如果空氣質量不好,對人的危害太大了!」鍾南山說,在空氣汙染嚴重的情況下,廣州民眾的肺臟已喪失自我淨化的能力,因此,「無論是有病還是沒病,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空汙嚴重 肺癌成廣州人常見病
鍾南山進一步說,煙霾天時,呼吸科的門診量會增加15%。他說,做為醫生他最怕煙霾。此外,複合型大氣汙染中的某些汙染物是誘發皮膚癌和肺癌的重要因素,而「現在肺癌已成為廣州的常見病」。
另一方面,微生物汙染也是空氣汙染的一個「副產品」,鍾南山說,廣州人被曲霉菌感染的人數有逐漸增多的趨勢。而過去SARS之所以會大爆發,也是和空氣汙染嚴重有密切的關係。
「天上灰濛濛,地上髒兮兮,耳邊轟隆隆」,大陸在經歷了「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或許作夢都想不到今日的環境會如此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