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公園的誕生──生態城市的願景與反思 | 環境資訊中心

都市公園的誕生──生態城市的願景與反思

2005年09月29日
作者:吳斐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公園綠地面積的增加不等於土地活力的恢復

台北市艋舺大道與西園路一段的交叉口,台灣最早的精神專科醫院「仁濟療養院」,靜靜地豎立在一旁。都市計畫將這裡劃定為公園用地,地方文史工作者主張保留院內部分建築做為古蹟,然而當地大多數居民,卻希望拆除地上物以換取完整的公園與地下停車場。已拆除的圍牆邊,先建了座小公園,大面積的水泥地與砌牆,加上幾棵樹,生態保育者看了只能搖頭。短期間之內,這座公園大概不會有讓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台北城另一端,已經綠意相鄰的萬芳社區,最近又多了座高地公園。這塊丘陵地原本就沒有私人違建存在,施工單位對這片雜木林,採取低度開發的作法,只沿著稜線鋪設碎石步道。

居住在台北,每個人可享多少綠地空間?答案是4.9平方公尺。然而再加上每日由外縣市湧入的人口,每人實際享有的綠地,恐怕更是少得可憐。根據北市府資料,2004年公園綠地面積增加了21公頃,目前綠地僅佔全市面積的4.8%。以上就是北市新建公園的兩個案例,但只是公園綠地面積的增加,卻不代表土地活力的恢復及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貪心的多目標公園開發 獨漏生態

幾年前時興興建公園附設地下停車場,似乎是許多社區居民的選擇。地面上有小孩的遊樂設施,地底下則方便停車。但是從生態角度來看,停車場的地下化,讓原本已是水泥叢林的台北,更加無法涵養地下水。干預了地下的生態循環,地面的排水系統也更為吃緊。而目前鼓勵郊山步道的做法,固然不失為讓人們親近自然的方法,但是步道更新或闢建卻對周遭環境造成衝擊,當美景引來人群湧入,當地環境是否可以負荷?山坡地興建公園,正潛藏著另一種隱憂。

古人曾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過現在人似乎更為貪心,看看《台北市公園開發都市設計準則》第1條:「彰顯公園生態、遊憩、交誼、健身、防災、教育與文化之基本功能,改造公共環境品質。」以及,第6條:「公園……設置40%以上可作為防災避難使用之廣場式鋪面或草坪空間。」一座公園被我們賦予了這麼多功能,不論是草地或透水地磚,對生態的助益都不如一片樹林;況且在施工實務面部分,大都以不透水的水泥磁磚進行施工。另外,如第8條:「公園應評估遊客容納量…設置適當之公共停車空間」,以及第12條:「公園供立體多目標使用者…地下層之開挖面積不得大於基地面積60%。」在停車位普遍不足的現實條件下,大量的公園增設了地下停車場,綠地空間原本已十分稀少,如此七折八扣下,更加遠離建構降溫、多透水的生態城市目標。

「永續台北生態城」是台北市提出的願景。根據市府說法,推動生態城市,是以生態系統觀點指導土地資源合適利用,並落實集約城市規劃。具體工作內容則包括:提升綠地空間比例達10%、推動生態教室、建制城市綠軸與綠網、復育水域與山系生態環境等等。綠地空間增加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將公園串連成綠色網絡,也就是形成類似生態走廊的效果。人類大量開發的結果,導致許多生物的棲地破碎化形成孤島效應。在群體數目不斷縮小且重複交配之下,將會導致基因窄化的不良後果。生態走廊正是將這些不連續的區域連結起來,讓特定生物得以遷移,保有生物多樣性。如果能在都會地區,藉由綠色通道將城市與郊區串連起來,不僅可以幫助動物,對於植物也是有利的。

綠色通道有益於生物多樣性 開通卻無期

群山環繞的台北,不是沒有機會!將市區主要幹道改變為林蔭大道,不僅具有改善市容、清潔空氣的綠化功用,更重要的,是藉此串連起從郊區到市中心的各大小公園。這也是當初規劃「山水軸帶及綠色網絡」的用意。只可惜目前這項牽涉廣泛的工作,因人事更迭而停滯。

松山菸廠即將興建巨蛋體育館,台北東區難得大片綠地勢必不保。各級政府為了籌措財源而辦理的閒置空地更新、甚至拍賣,卻讓更多土地與樹木在未經妥善保護下消失。如果公園的設置乃至整個城市的發展,是真正以生態環境為優先考量,那麼就必須遵守生物多樣性原則,順著水、空氣與有機物的循環規律。畢竟,一個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環境,才是真正能永續發展的生態城市。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