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特大地震中,最令人悲痛的當屬北川縣城。
地震過後,整個北川縣城幾乎被夷為平地。根據官方的統計,北川縣城的死亡和失蹤者達1萬3千多,而縣城的居民總數估計只有4萬多人。北川縣城所在的曲山鎮,已經不再適合居住,其廢墟之上將建立地震紀念館。
對於這個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來說,無法忘卻的不僅是地震,還有地質災害。如果當初在城市的選址和發展中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的威脅,北川縣城或許不會遭受如此浩劫。
北川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至今已有1400多年建縣歷史。而縣城搬到曲山鎮,不過是50多年前的事。
1952年9月,北川縣城由治城遷往東南20多公里處的曲山。關於此次搬遷的具體原因,尚不得而知。一種說法是與此前北川的匪患有關,搬到交通相對便利的曲山以後,情況危急時可以更快地得到支援。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縣城選址曲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曲山鎮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狹窄地帶,周圍密布滑坡體,即使沒有地震,也不是一個安全的居住地。
四川綿陽市水利系統的張德藩在1992年《水利水電技術報導》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由於山高坡陡,處在斷裂帶上,地質環境複雜,曲山鎮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嚴重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災害。成為北川縣城之前,這里的居民不到500人。
實際上,曲山鎮成為縣城以後,各種山地災害並未停息。到了20世紀80年代,更有專家到北川考察,指出北川處在龍門山地震斷裂帶上,縣城則被裹脅在山體之間,非常危險。一種普遍的憂慮開始在縣城居民中蔓延,那就是北川縣城可能被山體垮塌「包餃子」。
據《財經》雜誌報導,上世紀80年代後期,北川縣曾提交報告,申請搬遷縣城。而搬遷候選地址之一的擂鼓鎮,更為靠近地勢平緩的地帶,在此次地震中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的情況明顯好於曲山鎮。不過,由於拿不出搬遷經費,加上專家們在北川縣城是否需要搬遷的問題上存在爭論,搬遷計劃就此夭折。
在那篇根據考察報告刪減而成的論文中,張德藩就稱北川縣城「周圍山體是穩定的,不會發生因山體失穩而毀滅縣城的災害」。
後來,縣城搬遷的計劃漸漸被忘卻,城市規模繼續發展。不過,三面臨山、一面環水的曲山鎮,乃彈丸之地。當曲山鎮城區為1平方公里時,老城區的可建設用地已消耗殆盡。於是,縣城只好跨過湔江,在對岸的茅壩拓展新城區。而茅壩北靠景家山滑坡,也是一個險地。
在這種惡劣的地質條件下,決策者依然同意了北川縣城迅速擴張的藍圖。到2005年底,北川縣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而根據四川省建設廳批復的北川縣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其建設用地規模將達到4.1平方公里。
當然,人們並未完全忘記地質災害的風險。北川縣國土資源局一份公開的材料顯示,該局「對重點地質災害點的治理高度重視,多次向上級反映匯報」,並於2004年對北川縣城老城區的王家岩滑坡進行了治理。
2005年,王家岩滑坡被列入省級重點工程治理項目,獲得152萬元防治專項資金。2006年7月,抗滑樁、擋墻、排水溝等工程設施修建完成。
但面對一場特大地震引發的山體崩塌和滑坡,王家岩滑坡治理工程所起作用畢竟有限,北川縣城被無情地淹沒。
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十多位親人的倖存者痛心地說:「如果不是山體垮塌,縣城不會死那麼多人。」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王自法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也認為:「受災最重的北川有一半損失是由地質災害造成的」。
在中國,約有2/3的國土面積為山地丘陵,加上降雨在空間和時間上分布不均,地質災害是一種比地震更為常見的威脅。
對於那些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地區,在鄉村和城鎮的選址和建設中,當極力避免重蹈北川覆轍。但現實狀況令人憂慮。
在地質災害防範方面,中國欠下了太多舊賬。由於歷史原因,一些城鎮、村舍的選址和建設並未經過科學調查。
近年來,中國政府在三峽庫區投入了數十億元進行地質災害防治。但在很多地區,地質災害防治經費依然缺乏,甚至是捉襟見肘。
舊帳未了,又添新帳。在一些山區,人們在擴建城鎮和修建工程時仍然不顧地質條件,在本身就不穩固的滑坡體上大挖大填,加劇了地質災害的發生。
發生在重慶市武隆縣和雲南省騰沖縣的悲劇,就是最好的證明。
2001年5月1日,武隆縣城出現滑坡,一棟居民樓倒塌,79人遇難。當初修建公路時,已經挖下部分山體,而個體開發商修建該樓時又繼續破壞山體,是釀成慘劇的重要原因。
2007年7月19日,騰沖縣蘇家河口水電站附近山坡發生泥石流,工棚被沖垮,29名工人遭遇不測。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將這場災難的成因描述為「工程施工」。
而北川的毀滅再度敲響了警鐘。正如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許強教授接受《財經》雜志採訪時所說,在山區城鎮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引入地質災害風險管理與控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