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洋樓研究揭開僑鄉滄桑史(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洋樓研究揭開僑鄉滄桑史(下)

2006年02月22日
作者:朱惟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傳統聚落到洋樓的空間變遷

洋樓作為衣錦歸鄉的表徵還是較後來的事,依據江柏煒的研究,由於清末以前歸僑多還保有相當濃厚的傳統仕紳觀念,傳統合院更貼近其心境。一直到1890年代之後,洋樓形制才以它獨特的外來空間語彙,作為歸僑炫耀其新興社會地位的象徵。僑匯經濟的興盛期,同時開啟了1920~1930年代洋樓興築的高峰期,而終止於文革所掀起的政經動亂中。有趣的是,江柏煒說,在過渡時期,金門還出現了將傳統合院「局部洋樓化」的「疊樓」做法;例如僅在主建築之外的護龍處疊樓,並引入外廊形式,反映了移植外來文化過程的含蓄內斂與轉化。

做為洋樓鮮明標識的「外廊」,其實也正是亞洲殖民建築形式最重要的特徵。這可得從17世紀英國殖民印度談起,當時的殖民者為了解決身處熱帶氣候的不適應,從「印度土著的茅屋有著深遠的屋簷」獲得啟發,進而發展出具通風防暑功能、有外廊的小別莊。一方面,小別莊傳回英國後,成了新興的布爾喬亞階級,於休閒度假時的「第二個家」;另一方面,隨著殖民軌跡的延伸,「外廊樣式」明顯開啟了印度、東印度群島、東南亞、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的近代建築史。

轉化研究成果與展望未來

「在金門,洋樓建築的外廊主要施作於門面,也就是單面外廊,型式則包括有『五角基』、『三凹壽』及『出龜』。」金門國家公園的義務解說員許獨鶴,一邊指向解說牆上的圖示,一邊詳加說明此三種形式的差別與特色。

正因為得力於江柏煒的研究所得及協助,水頭社區有了兩個具備深度導覽功能的主題展示館,其中「金水學校」展示主題包括:閩粵僑鄉社會的形成、海外華人的生活情境、金門華僑在南洋及僑匯經濟的建設等。「僑鄉文化展示館」展示主題則涵蓋:洋樓建築在僑鄉社會的移殖與轉化、金門洋樓的分佈、數量與特色等,同時搭配有多媒體的生動介紹。

「有解說員詳加導覽時可以相得益彰,即使獨自瀏覽,也可有一目了然的清晰。」金門國家公園解說員陳淑靈強調,「這樣的規劃正符合了我們對於小眾旅遊的期待與導引。」

除了轉化在出版、多媒體及相關展示館的呈現外,這項研究也讓我們得以從海洋、從閩粵僑鄉這個全新的視角來觀看金門,從而突顯了金門的價值與重要性。特別是當大陸昔日風光的洋樓,歷經文革動亂及不當政策下,不免淪為貧民窟,同時迫使過去百餘年來,僑匯經濟所建立的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因根基日益流失而倒退之際。建築空間依舊緊密結合常民生活的金門,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即使如此,江柏煒還是看出了潛藏的危機,「整體而言,金門洋樓與傳統聚落的保存現況並不理想,甚至持續面臨拆除、崩壞的可能,不當的地方建設也讓傳統聚落失去了風貌,對現代化的盲目追求更讓許多人認為傳統建築毫無價值而棄之不顧。」

江柏煒強調,雖然目前金門文化資產的質與量都仍具優勢,但若縣府各公部門政策思维不調整,居民未有充分自覺,金門極可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逐漸喪失其魅力與競爭力。

西方哲學視建築史為「石頭打造的史書」,說明一個民族或地域之社會文化的載體,以及其象徵表現的地位。但願這樣的視野,可以讓我們真正珍惜金門之所以為金門的獨特性。

本文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