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30日
摘錄自2008年7月30日中時電子報台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全台僅剩下一千多尾台灣白魚,在台中縣食水嵙溪最後的據點中,因接連兩次颱風,加上縣府擋土牆、消波塊對白魚棲息地的蹂躪,讓弱勢的台灣白魚愈來愈稀少,成為堤防工程測試的犧牲者。
根據南投特有生物中心調查,台灣現存一千多尾台灣白魚,僅分布在南投埔里、中縣新社兩處。但埔里的棲地有筊白筍、福壽螺,由於人們使用農藥毒死福壽螺,連帶將台灣白魚毒死;新社食水嵙溪棲地的環境還好,尤其番社嶺橋附近有水草,是白魚最佳的棲地。
白冷圳促進會總幹事徐炳乾說,番社嶺橋原本設立擋土牆,最近改為消波塊。當初他建議縣府,為了保存白魚棲地,不要做堤防工程,但縣府堅持把工程完工,結果還是淹水;消波塊應放在更需要救災的地方,放在此處根本是浪費資源。
目前在野外的台灣白魚族群,比櫻花鉤吻鮭數量還要少。林務局正在申請台灣白魚成為瀕臨絕種動物,以爭取更多的資源復育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