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彰、黏錫麟、廖本全 為兩岸青年傳遞環境關懷意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黃煥彰、黏錫麟、廖本全 為兩岸青年傳遞環境關懷意識

2008年07月31日
本報2008年7月31日訊,黃德宗報導

黃煥彰參與「兩岸青年環境佈道師」的年輕學員們,昨(30)日在主辦單位安排下,與台灣環境運動界多名代表性講師有了第一次接觸。學員們從講者的投入環運經驗、對台灣土地的愛憐中,得到不少啟發,也找到了關懷環境的起點。

課程一開始由投入多年心力,關注二仁溪電子廢棄物污染、台鹼安順廠後續處理的黃煥彰,為學員分享環運心路歷程。

黃煥彰目前為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他提到,當初投入環運是在河邊看見長達數里因污染死亡的魚類,心中不捨與難過,令他決心為環境做點事,因而選擇關心台南的母親河「二仁溪」開始。他提到,早期河邊因燃燒電子廢棄物產生大量垃圾,「不重視土地,認為眼不見為淨」將垃圾推入河中,後果卻由後代承受。他認為政府不願意積極面對二仁溪底污泥是不公義的行為,很無奈的說,「總是要找媒體、立委,環保署與河川局才肯面對此事。」

來自中國的大學生侯鷹驚訝的認為,本以為經濟發展至一定程度的台灣,是個山好水美的地方,但檯面下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土地哀痛。他並分享中國經驗,提出中國政府因察覺到環境污染嚴重,於是在發展上,以可持續發展、可循迴的經濟為指導方計。

黃煥感嘆,50年來,台灣為了經濟發展,將西部河川通通殲滅;他認為一定要有污水處理廠並清除重金屬污染的河川底泥,才能喚回二仁溪的生命力。與會的高雄縣舢筏協會會長蘇水龍,也分享自己最大的心願正是找回以前的那條二仁溪。

另外黃煥也為台鹼安順廠的後續處理感到不滿,並認為當地居民的健康照護與戴奧辛、汞污泥的土地問題一定要解決,因為這代表著一個國家對人民的誠信與覺醒。

黏錫麟下午課程由參與環境運動二十多年的綠色主張工作室粘錫麟開場,由鹿港反杜拜運動開始,粘錫麟一一細數台灣環境運動的歷程。他提到,當初反對杜拜設廠,是緣於對家鄉鹿港的關愛,不忍心家鄉遭受污染。

他認為「政府與財團是穿同一件褲子,政府、政府人物與國會都不可靠,只有人民可靠」,一定要透過教育令環境意識深入人心。他並鼓勵青年學員從事綠色工作或關注環境公共議題,一定要多讀書,才有足夠的知識對抗政府與財團。

他認為政府與財團掛勾的政經結構已造成環境加速惡化,並認為台灣已變成苦海痛土,環境運動就是疼惜生命,說是宗教家的情懷也不為過。

接續的講師廖本全,提出什麼是永續的概念是「超越當代的思考,以環境為基礎,發展社會,並開展出人類文明…」否則,人類將因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導至戰爭與屠殺,令人類文明崩壞。

他並提到台灣是地球的時空膠囊,而且脆弱、珍貴與敏感。盡管土地有自我療傷機制,卻因農業上山、觀光上山、人工造林等造成嚴動的山林破壞。

針對多名學員提出如何開始進行環境運動,他鼓勵年青學員拒絕口號世代,從了解生存的環境,才會關懷,產生行動為環境盡一份心力。黃煥璋則補充說,環境運動需場長期的戰鬥,要去認識相同的朋友,共同努力。

昨日的講師紛紛認為台灣環境極度需要年青人站出來,關注公共事務,才能令社會提昇,而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因此更美好。

※ 2008年兩岸大學生工作營影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