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守護生物多樣性 第三屆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開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公民記者守護生物多樣性 第三屆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開跑

2008年09月19日
本報2008年9月19日台北訊

生物多樣性和你我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關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第三屆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預計訓練40名環境新聞志工為生物多樣性發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表示,三年前協會開始針對關心環境的人士進行新聞編採訓練,獲得許多迴響,培訓近百名環境新聞志工。今年鎖定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透過生活各各面向報導,期待將陌生的名詞與概念宣導落實於普羅大眾。

正確的資訊傳遞與瞭解,有助於展開有效的行動,舉辦培訓營的目的在於從資訊推廣與環境新聞報導,開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課題。指導單位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林務局站在生態經營和環境保育的立場,深切體認到有環境意識的民眾,足以扮演政府保育工作的鞭策者和監督者,一同為環境發聲,追求台灣生態的健全與永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中華新聞人協會的合作已邁入第三年,今年建立總講師制度,在開課前讓環境與新聞專業領域的老師先充份對話,研擬課程安排及訓練方式。生物多樣性方面課程由台大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和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講師陳超仁領軍,新聞課程仍由中華新聞人傳播協會,民視業務部經理趙善意與資深媒體人邱育慈、立報胡慕情參與。此外,PeoPo公民新聞平台也提供影像新聞教學,有助於公民記者呈現新聞方式的選擇。

課程結束後將安排小組實習課程,志工必須親自參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採訪報導,將於10月18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結業式,趙善意將就志工所撰寫的報導給予專業意見。

管立豪表示,災難或抗爭衝突常是新聞事件的主角,而記者則是詮釋、催生新聞事件的推手,但每場由環境問題所引發的災難或抗爭背後,成因可能錯綜複雜,遠超乎文字圖像表面所述。如果有一群深諳生物多樣性概念的公民記者,能不只著眼於表象,而長期對某一環境議題給予關心、客觀觀察,並加之公正、公開的論述,引發更多人的關注,則必能成功成為台灣生態環境的看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