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物的攝食行為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深海生物的攝食行為

2008年09月23日
作者、攝影:廖運志

大口吞食,是許多深海魚類捕食的招牌動作,由於深海的食物相當缺乏,一有機會絕不會放過,所以大小通吃,即使有時獵物的體型比自己還大!例如蝰魚的下頷骨有如絞鏈狀,可以極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口。此外,口內的頷骨上更是密佈許多向內生長的尖銳長牙,這些的利牙讓獵物無任何脫逃的機會!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深海中這些長相奇特的生物,牠們又個自有哪些奇特的攝食行為吧!

蝰魚口部特大、具有許多毒蛇般的可怕尖牙,下頷骨有如絞鏈狀,可以在捕食時極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口,讓獵物無任何脫逃的機會!

格氏光巨口魚(頭部):誇張的大口及滿口利齒,是許多深海魚填飽肚子的利器,輔以探照燈般的眼下發光器,更是讓獵物無所遁逃!

艾齒魚(頭部):大口與利齒,是許多深海中層帶魚類的基本配備;大口吞食則是牠們的例行活動。飢餓的艾齒魚可吞食比自身還大的魚,因為在食物缺乏的深海環境內,真不知道下一餐何時才會出現!

這尾長角鮟鱇做了一件不尋常的動作,捨棄一般深海鮟鱇魚利用釣竿釣魚的捕食方式,改以將身體倒立,並改以釣竿當作角架支撐身體,張著大嘴與利齒「等待」食物自動上門!

鴨嘴鰻:不尋常的上、下頷上可是密佈著感覺細胞與細齒,當獵物輕輕觸碰時迅速閉合,輕鬆享受豐盛一餐!

巧絨(右)與螃蟹的幼生(左)同屬於甲殼動物,和許多其他動物一同存活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今天,肉食性的巧絨正準備展開一場獵殺,而主菜是……

宛如異型般外表的深海水虱,屬於底棲性的甲殼動物,負責吃掉由海洋表面沉降至海底的各種動物屍體,因此在深海生態系裡扮演著清除者角色。

陽燧足:爬行於深海底的陽燧足、海參及海膽等底棲動物,可藉由篩選或吞食等方式獲取泥上的食物顆粒,這些顆粒來自各種沉降至海底的有機碎屑:一部分可能是直接由許多生物的殘骸或糞便所組成;也可能間接地在沉降過程中被真菌或細菌所包覆,形成如下雪般飄降下來的「海雪」。

黑巨口魚眼睛下方具有一對發光器,能像探照燈般在黑暗環境中搜索獵物,並藉由可發光的下頷鬚擺動來誘捕獵物。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