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域的深海生物
台灣海域的深海生物
過去,國內的深海生物研究相當有限,除了受限研究人員及經費不足,調查不易及研究船不足都是主因,本系列由科學家廖運志撰文,紀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與國科會合作,在台灣附近海域調查深海生物的發現。
2015-12-15 05:00
鮟鱇魚大概是除了一般我們常見常吃的吳郭魚(慈鯛)、秋刀魚或者虱目魚以外,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魚類。小學課本裡面又稱他們是燈籠魚,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頭上有一根釣竿,上面有發光器。
大斑壁魚(Antennarius maculatus)...
2008-11-04 10:39
雖然深海的生物大部分的時間、甚至一輩子都棲居在幽暗的海洋深處,有時候會為了攝食、成長階段、繁殖、避敵或其他原因必須在不同深度、地區遷移活動,甚至游近危機四伏的表層水域。遷移的規模有時差異很大,規模小的如少數個體的遷移活動;規模大者可超越幾乎...
2008-10-28 11:58
在各種生態系中,生物為了生存及繁衍等目的,彼此之間會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交互作用及影響;這些作用的對象可能是同種類的其他族群或是不同種類之間,彼此間也因為利害得失而產生不同的關係。常見的例子如棲息淺海珊瑚礁的海葵與小丑魚,彼此間均能受益的互利共...
2008-10-21 10:31
隨著海底深度增加,光線也隨之遞減。在此黑暗中,深海生物的視覺作用已受到嚴重的限制,此時觸覺式的感知能力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而發達的嗅覺則讓雄性鮟鱇魚在茫茫的深海世界裡,尋覓到佳人芳蹤;當然,對許多底棲性生物而言,食物的味道比起任何的感覺都還...
2008-10-14 10:22
隨著深度增加,陽光穿透進入海水中的亮度也隨之遞減。在深度接近千米之處已經是完全的黑暗,沒有任何的陽光可以穿透至此;然而在到達完全黑暗的深層水域以前,有一層光線微弱的朦朧區,視覺的適應與特化在此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生物擁有更為靈敏精良的視...
2008-10-07 14:28
隨著深度增加,陽光穿透進入海水中的亮度也隨之遞減。在深度接近千米之處已經是完全的黑暗,沒有任何的陽光可以穿透至此;然而在到達完全黑暗的深層水域以前,有一層光線微弱的朦朧區,視覺的適應與特化在此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生物擁有更為靈敏精良的視...
2008-09-30 00:38
棲息於深海的生物,除了要面對與適應特殊的環境之外,在這生存條件嚴苛的暗黑世界裡,一場場「吃與被吃」關係的生存戲碼從未落幕!因此,如何在這場生存遊戲裡欺騙敵人、防禦敵人就顯得相當重要囉!避免自己被敵人或獵物察覺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讓自己被看到,...
2008-09-23 11:14
大口吞食,是許多深海魚類捕食的招牌動作,由於深海的食物相當缺乏,一有機會絕不會放過,所以大小通吃,即使有時獵物的體型比自己還大!例如蝰魚的下頷骨有如絞鏈狀,可以極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口。此外,口內的頷骨上更是密佈許多向內生長的尖銳長牙,這些的利...
2008-09-17 11:59
「嘟──」一聲長響劃破了暗夜,海洋研究船已經航行到事前所標示的採樣地點,此時周圍所見皆是墨黑,濃密的雲層覆蓋著天空,昏暗甲板燈光所投射到海面的範圍內,隱約可見一簇簇的白浪急切地拍打著船側,搖晃不已的船身讓我開始擔心起今晚的海況會不會影響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