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書本上看到螳蛉時,就注定無法對牠忘懷,繼而興起的念頭,自然是渴望在野外遇見牠,並拍下牠的照片。
2008年的一月底,我和兩位伙伴展開為期五天的台東昆蟲之旅。行程第四天,我們來到了內本鹿越嶺古道。雖然是冬天,台東卻溫暖如初夏,感覺不出一絲寒意。站在古道上,望向盡頭,一路上都是蛇目蝶,這對昆蟲觀察者而言,真是一種幸福。不像冬日裏的台中郊山,只能讓昆蟲觀察者賞看蜘蛛,至於蟲況,往往不佳。
台東這地方,對昆蟲而言,沒有冬寒,只有冬暖,更精確地說,該是四季皆暖。四季皆暖的台東,將青斑蝶從北方吸引到了南方,牠們在這兒過冬、避寒。我的運氣夠好,在這兒發現了青斑蝶樹,成千的青斑蝶掛在同一棵樹上,逆光下,像一片片枯葉掛在枝條。待陽光灑落,大地暖熱,枯葉便化成一枚枚青斑,蝶舞紛飛。我就是在這樣美好的地方第一次看見了螳蛉。
對昆蟲的認識尚處入門階段的人,可能已經認識螳螂,卻還沒聽說過螳蛉。這時候,便可能在遇見螳蛉時,誤稱牠為螳螂。因為,螳蛉的三角頭型,兩顆大複眼,加上瘦長的前胸和一對特化的前足,十足螳螂的模樣。但,若能仔細觀察兩者,便會發現幾處不同的細節。例如:翅膀。螳螂的翅膀是水平貼於腹部;螳蛉的翅膀則拱成屋脊狀。我還發現另一處有趣的不同:螳螂特化的鐮刀狀前足,其脛節是「往上」反折,與腿節併合收束著;螳蛉特化的鐮刀狀前足,其脛節則是「往下」反折 ,與腿節併合的。
書上說螳蛉的幼蟲,好食蜘蛛卵,這一食性總讓我聯想到坐在日式料理店手持鮭魚卵握壽司正要放入嘴裏的顧客。在串門文化出版,陳仁杰著的《台灣蜘蛛觀察入門》圖鑑裏,我看到了這樣一段敘述:「螳蛉成蟲將帶有短柄的圓形卵產在樹皮上。蠐螬狀幼蟲孵化後會去找蜘蛛卵囊寄生,較常寄生在高腳蜘蛛的卵囊,有的寄生在狼蛛卵囊。」而貓頭鷹出版的《昆蟲圖鑑》更說:「螳蛉小幼蟲的活動力很強,可以鑽進蜘蛛的卵囊中取食。」沒想到蜘蛛卵囊精緻得足以防水,卻無法抵抗螳蛉幼蟲的鑽入。昆蟲世界裏,似乎設計再怎麼精良的卵、巢、蛹或幼蟲、成蟲的身體構造,總會演化出足以瓦解這精良設計的天敵。於是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軍備競賽,蜘蛛的卵囊愈演化愈精緻,不讓螳蛉的幼蟲鑽入;而螳蛉的幼蟲,透過演化的選汰,慢慢提升鑽入的能力。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換來昆蟲觀察家的讚嘆,如此精良的卵囊設計與如此精妙的鑽入技法。原來,演化才是最了不起的設計師。
蟻蛉、草蛉、螳蛉皆是脈翅目的成員。然而,螳蛉成蟲最能引發昆蟲觀察者的目光,原因無非是造型與螳螂的極度相似。我覺得這種相似肯定不能稱之為擬態,因為螳蛉特化的前足並非花拳繡腿,只是好看的裝飾。牠的鐮刀狀前足,同樣是補食獵物的利器。因此,或許該稱牠們倆是趨同演化的結果。只是我依然不明白,鐮刀狀的趨同演化可以帶來捕殺獵物的優勢,那三角頭形呢?難道這是自然界「殺手昆蟲」該有的註冊臉孔嗎?
螳蛉,一種我渴望在野外看到、拍到的昆蟲,總算如願以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