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媒體引用國際的報導指出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珊瑚礁仍維持很高的覆蓋率,不受到人為與自然干擾,狀況非常良好。這樣的論點也獲得美國學者的認同。該報導更宣稱墾丁的珊瑚礁將會是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成為未來「諾亞方舟的珊瑚避難所」。但是,這是實情嗎?還是選擇性的發表?有任何發表的科學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以珊瑚覆蓋率判斷珊瑚礁健康與否是誤導視聽。造礁珊瑚是建構墾丁珊瑚礁主要的建築師,就像樹是森林的建築師ㄧ樣。而造礁珊瑚的外型多樣,有枝狀、桌狀、片狀、團塊狀與山狀等不同的生長型,這些不同生長型的珊瑚擁有不同的生態功能。例如,團塊狀生長較慢且不易形成立體結構,但對颱風、高溫和人為的干擾耐受力較高。相反的,枝狀和桌狀的軸孔珊瑚可以快速的生長成三度空間的立體結構,提供各種珊瑚礁魚類與其他無脊椎動物生存與繁衍的場所,所以枝狀和桌狀珊瑚功能群的比例才是判斷珊瑚礁生態系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但是這兩類的珊瑚卻對颱風、高溫和人為的干擾相當敏感,而很容易受到破壞而消失。墾丁珊瑚礁在1996年之前枝狀和桌狀的軸孔珊瑚相當豐富,相對的覆蓋率也高達70%以上,雖然有過漁的影響,但是整體珊瑚礁生態相當良好。但是,1996年的賀伯颱風和1998年的全球珊瑚大白化後,大部分枝狀與桌狀的珊瑚在墾丁海域消失,而整體珊瑚礁的覆蓋率也下降超過20% ,為何美國與海生館的學者在對媒體評論中都不提及呢?況且在報導中,提及墾丁的珊瑚礁40%的覆蓋率優於世界其他地區的22%,但是,在報導中引用學術期刊文章仍提出資料顯示現在有多處海域仍有超過60%的覆蓋率,高過墾丁的現況呢!同樣的美國與海生館學者對國際媒體的評論中卻也都不提呢?
過去這十年之內墾丁國家公園內湧進大量的遊客,所造成的海岸開發、水質污染、過度漁業捕撈和海葵與松藻的增生等等問題,再加上無數個颱風的作用。墾丁整體珊瑚功能群多樣性是下降,既使是40%的覆蓋率也只是存留耐污性的物種,對整體生態系功能並無顯著的幫助,這些都是在已發表科學文獻中可以獲得的資訊。2007年的墾丁珊瑚礁受到異常高溫海水的影響而產生1998年以來第二大的珊瑚白化,筆者的實驗室整理中準備發表的資料顯示,墾丁海域的珊瑚死亡率約在15%-20%左右,何來如美國與海生館學者所說的迅速恢復?
如果真如報導所說的墾丁海域的珊瑚補充率穩定,在空出的棲地能有珊瑚幼苗補充,到目前也無任何科學研究證明珊瑚的補充群能從菲律賓而來。而對於湧升流能夠提供9度溫差的海水,協助墾丁珊瑚礁度過全球暖化的威脅的說法更是充滿了臆測。任何瞬間溫度的驟升或降,對生物的生理調節是ㄧ大挑戰,這也是墾丁常在夏天會湧現大量珊瑚礁魚類的死亡事件。這些臆測都必須要有實驗作進ㄧ步的求證。
科學研究的發表是提供珊瑚礁管理相當重要的資訊來源,而只有透過國際同儕(peer-review)過的資料發表才是可靠與正確的資料。同時引用別人的文章時,必須全面的分析,不能片面的引用,會造成許多的誤解。同時,將沒有發表的臆測與別人的推論當成是結論,更是要不得!墾丁珊瑚礁是整個太平洋珊瑚礁生態系統的ㄧ部分,太平洋生態系所受到的威脅墾丁也是跑不掉的。上週在西班牙巴賽隆內召開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大會上,發表ㄧ份由太平洋知名的海洋科學家簽署的宣言,清楚的點出四大威脅:棲地破壞、過漁、污染與氣候變遷,將嚴重威脅到太平洋包括珊瑚礁在內的生態系。這些才是墾丁珊瑚礁必須去面對與研究的生存課題,何來諾亞?何來方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