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復育成果 珍古德關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雉復育成果 珍古德關心

2008年11月27日
本報2008年11月27日台南訊

台南縣長蘇煥智迎接珍古德參訪水雉復育園區國際知名保育專家珍古德(Dr. Jane Goodall)昨(26)日首度搭乘高鐵,到台南縣「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關心水雉復育成果。該復育園區於2001年剛成立不久時,珍古德曾親自到訪關心,睽違7年後,珍古德對於目前成果表示相當高興,也感謝相關單位曾經對此的努力與付出。

水雉為台南縣縣鳥,以全國栽植菱角面積最廣的台南縣官田鄉為主要棲息地,10年前因台灣高鐵穿越棲地葫蘆埤,有危及當地水雉生存繁殖的疑慮,因而環評委員要求高鐵設置15公頃復育區,列入開發承諾事項,為水雉打造移地復育的棲息地,歷經10年,該園區目前的水雉幼鳥繁殖數量已有所提高,見證了保存濕地生態的成果。

珍古德說,未能在6、7月水雉繁殖的季節來此見證,覺得相當遺憾,她勉勵在場年輕學子,只要下定決心,堅持保育理念便能完成目標。

珍古德昨日的參訪活動,台南縣長蘇煥智、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殷琪、台灣珍古德協會榮譽理事長趙永清、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均隨行參與。珍古德並在活動中,實地利用望遠鏡仔細了解目前園區中水雉的棲息活動。

蘇煥智表示,相當佩服珍古德對生態保育所做的努力,以及她珍古德博士在10年前對於七股黑面琵鷺保育的關心。針對水雉復育的工作,蘇縣長進一步表示,為了推動水雉繁殖獎勵,縣府過去已擬定水雉保育獎勵辦法,獎勵農民通報水雉的巢,並給與成功孵化幼鳥的獎金 4000元,根據今年園區的統計,水雉幼鳥的數目已突破400隻,顯見水雉復育棲地的成功。

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女士也認為,珍古德女士對於生態保育的觀念,對於一個做為開發者角色的影響相當大,台南縣的水雉復育,是社會少見的開發與保育共存的成功案例,未來高鐵公司會持續推動這樣有意義的工作。

根據農委會資料,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屬於水雉科,俗稱菱角鳥(台語),也有人稱呼為凌波仙子,主要在形容牠以輕盈且婀娜多姿的體態在菱角田上踏步行走的模樣。水雉屬於農委會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在台灣是稀有留鳥,族群數量不大,目前約有200餘隻,分布在台南一帶的菱角田、官田鄉隆田村的葫蘆埤及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所營造的人工濕地環境內。

水雉常以菱角、芡實、睡蓮等浮生植物環境來棲息覓食繁衍後代,在該園區內已復育達50餘隻,當冬季附近的菱角田消失後,則成為渡冬的棲息地。

目前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是由台糖公司種甘蔗的農地所挖掘營造的,農委會林務局則從2001年起,每年與台南縣政府、交通部高速鐵路局補助經費維持園區的經營管理工作。目前該園區由台南縣政府委託中華鳥會執行現場經營管理工作,免費開放園區提供賞鳥,也培訓志工進行解說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