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暖聯盟反對美國牛肉進口 衛生署前開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抗暖聯盟反對美國牛肉進口 衛生署前開唱

2008年12月03日
本報2008年12月2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好客樂團」則把耕種有機稻田的經驗化為歌聲,呼應抗暖化聯盟「蔬食愛地球、經濟在地化」的訴求由國內數個環保團體組成的「1206抗暖化聯盟」,今(2日)早於衛生署前上演行動劇,抗議政府為了拼經濟,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犧牲國人健康。而「好客樂團」則把耕種有機稻田的經驗化為歌聲,呼應抗暖化聯盟「蔬食愛地球、經濟在地化」的訴求,並邀請有興趣的民眾,本週六(6日)一同參與世界同步抗暖化行動。

目前國內牛肉市場的來源,有二至三成來自美國。而當初因為狂牛症禁止進口的美國牛肉,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公開要求下,將全面開放;1206抗暖化聯盟發言人潘翰聲指出,背後還必須面對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台美自由貿易區(FTA)的簽訂壓力。

與其他產地的牛肉比較下,美國牛肉在畜牧業工業化(註一)中 ,大量使用抗生素、賀爾蒙等,都有可能誘發癌症,對國人健康都造成極大隱憂。行動劇即以美國牛,身上貼滿污染性化學飼料、抗藥性病菌、生長激素等字樣,卻輕易通過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把關。

潘翰聲強調,政府不要拼短期經濟,卻犧牲產業,只為了美化帳面數字。潘翰聲指出,當初加入WTO後,開放進口稻米,對台灣在地農業造成衝擊;而這次開放美國牛肉,不但對國內畜牧業造成影響,也對國人健康造成威脅。

蔬食抗暖化聯盟發言人賴芬蘭則表示,全球溫室氣體中,畜牧業約佔總量的18%,而畜養一頭牛所排放的甲烷等溫室氣體,相當於一輛汽車跑7萬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氣候變遷使全球糧食安全更堪慮,若減少一半的肉品消耗,所省下的飼料耕地,則足以供養近10億缺糧人口。

抗暖化聯盟發言人潘翰聲呼籲,用嘴巴抗暖化,不只是喊口號,也可以選擇碳足跡較少的食物,回饋在地經濟,甚至吃蔬食,都是可以造成大改變的小行動。而這週六(6日)是第四屆全球同步抗暖化行動日,台灣的將舉辦抗暖化大遊行與抗暖化音樂會。遊行在下午一點於自由廣場集合,而音樂會則在下午三點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現場將有胡德夫、巴奈等歌手開唱。 

註一:工業化畜牧場內動物通常由高蛋白穀類和其他成份餵養,業者透過低成本令動物快速增長體重。除混合大豆、玉米,還加動物脂肪以加速動物生長,這些脂肪可能遭到化學物質汙染,如多氯聯苯、戴奧辛和有機氯等,而含砷的飼料添加劑雖被WHO建議限用,但研究顯示人們光從肉雞涉入的含量就已經過量;賀爾蒙rBST、DES等生長激素雖被許多國家禁用,但在利之所趨下(這些賀爾蒙每天能促進動物生長達三磅之多,可少消耗飼料15%,且提升20%的肉產量)無法杜絕養殖業者的施用,受害者當然包括食物鏈的最上層的人類,許多癌症就是受到這些毒物的誘發。(資料引用:工業化畜牧引發下一次全球健康危機 英國WSPA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