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署報告:南亞主要流域面臨氣候變化等諸多威脅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環境署報告:南亞主要流域面臨氣候變化等諸多威脅

2009年02月10日
摘錄自2009年2月6日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亞洲理工學院2月6日共同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為750萬人提供淡水資源的南亞三大跨境流域面臨著氣候變化、過度開發等諸多威脅。報告對南亞主要流域的淡水資源狀況進行了考察,列舉了水資源開發和管理方面面臨的主要威脅,並且對南亞國家在應對這些威脅方面存在的挑戰進行了評估。

報告中研究的三個跨境流域包括: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克納河流域(跨越孟加拉、不丹、中國、印度和尼泊爾),印度河流域(跨越阿富汗、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以及赫爾曼德河流域(跨越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報告指出,這些流域的淡水資源面臨著人口高速增長、不具可持續性的消費方式、不良管理和利用、污染、基礎設施投資不足以及氣候變化等環境因素的多重威脅。

例如,氣候變化在未來有可能導致這些流域出現嚴重的水短缺,因為氣候變化正導致67%的喜馬拉雅冰川出現消減,從而減少了這些河流的淡水來源。在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克納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許多地點,人類的高強度泵水活動正導致地下水位以每年2至4米的速度下降、土壤和水質變差以及鹽水侵入地下水層。

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Achim Steiner)表示,報告中研究的這些主要河流是南亞的經濟主動脈和社會、環境財富,對它們實施可持續管理意味著對亞洲現在和未來的繁榮進行投資,對於南亞向綠色經濟過渡具有決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