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溼地價值 台灣溼地學會招募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發現溼地價值 台灣溼地學會招募中

2009年02月12日
2009年2月12日本報訊

在今(12)日紀念達爾文200歲冥誕的同時,台灣溼地學會進一步展開會員招募活動,打算針對溼地的生態價值作更多的研究。近年來,台灣濕地歷經各種發展建設,面臨到海埔地開發、興建海岸結構物與交通建設、工業廢棄物污染及農業用藥的污染、地層下陷、氾濫與鹽化、海岸侵蝕與沙源不足、營養物富集與優養化、外來種危害與加入WTO之衝擊等問題。對於濕地的復育與保護,總有不同領域的有心人士默默地為濕地付出,卻如螞蟻使力般,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政府於2007著手共劃設75處濕地,也邀集相關單位的合作,對於廣大為濕地付出的人力也只招攬冰山一角。

台灣濕地學會於本月2日(國際濕地日)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演講廳,舉行「台灣濕地學會」之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台灣濕地學會發起人代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章波研究員與其他發起人等,為提倡濕地的重要性、整合國內進行濕地研究的學者、專家及熱心人士加以推動台灣濕地的眾多面向事務,並深入研究濕地生態、執行保育、復育與教育之工作,保護人類環境與濕地等宗旨,多位學者共同響應學會成立,包括台灣濕地聯盟理事長翁義聰、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林幸助、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中華民國分會會長方偉達、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陳一嗚教授等多位學者。另外,在今年國際濕地日的主旨即闡明人類文明起源:人類獲取食水耕作、逐水草而居、發展河道運輸等,故將濕地主題設為「上游、下游:濕地連繫你我」。

根據「拉姆薩爾國際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定義:「不論是天然或人工的,水流是靜止或流動的,水質是鹹水、半鹹水或淡水的各種河溪、湖泊、濕原、泥灘地,以及水深不到6公尺的淺海域,都稱為濕地」。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帶、是人類文化源頭,並具有洪氾控制、處理污水與淨化水質、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經濟漁業產地、自然襲產與文化、教育、遊憩、研究等多種生態價值。美國作家Richard louv在2008年出書:「最後一個在森林的孩子」(暫譯Last Child in the Woods),內文提到為解救孩子們的「遠離自然失調症」,首要任務是鼓勵走進自然,而濕地便是最易與小孩親近嬉戲、瞭解生態、自然食物網的最佳教育場所。

台灣溼地學會呼應主題,提及到台灣的「水田」也需納入濕地的主要範疇,運用「全球性思維,在地化行動」的模式操作。該組織詳加分為保育組、科研組與教育組,除了進行濕地研究、調查與整合,並將濕地保育概念與復育經驗為教育社會大眾,以瞭解為始,進而參與相關活動,守護濕地。讀懂、尊重與學習大自然的運作模式,才能夠達到水資源的合理開發、明智使用與生態系統的平衡。願大家能由自身做起,共同參與學會的召募,與本會一同為台灣濕地努力,以解救逐步被侵蝕消失的濕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