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大有希望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大有希望

2009年04月24日
摘錄自2009年4月22日新華網武漢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22日在「海聯論壇‧新農村建設與科學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將常規育種手段與分子育種技術結合起來,進一步挖掘水稻的產量潛力,超級雜交稻實現畝產1000公斤,大有希望。

目前最新的研究進展是,研究人員在野生稻中發現兩個增產基因,每個基因都比對照品種增產18%;初步育成具有野生稻高產基因的新品種Q611達到每畝產量660公斤,比現有的高產品種增產20%以上。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導入稗草的總DNA,在繁衍的後代中選配出產量潛力可達9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組合。此外,玉米的C4基因也已被成功導入超級雜交稻中,使其光合效率比對照物高10%-15%。

「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於2000年第一期大面積示範每畝700公斤;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第二期每畝800公斤的產量目標。第三期的研究始於2006年,計劃到2015年實現大面積示範畝產900公斤的目標。

袁隆平表示,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可望比計劃提早2至3年達標」。「開展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的研究,實現畝產1000公斤是大有希望的,最高畝產可能達到1500公斤」。

袁隆平透露,計劃到2010年,第二期超級雜交稻的種植面積將發展到1億畝,按畝增150公斤計算,每年可為國家增產糧食150億公斤,能多養活5000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