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遏制紅耳龜在中國野外蔓延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世界自然基金會:遏制紅耳龜在中國野外蔓延

2009年06月02日
摘錄自2009年6月1日中國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近日,在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學術研討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外來入侵的兩棲爬行物種已經對中國本土兩棲爬行動物造成嚴重危害,也極大影響了本土生態系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聯合呼籲:共同遏制紅耳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

紅耳龜,又稱巴西龜,其在野生環境中競爭能力極強,侵佔本土物種棲息地,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他又能與本土其他淡水龜類雜交繁殖,導致本土淡水龜類的基因流失,大大影響本土淡水龜類的遺傳多樣性。另外,紅耳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這些病菌已被證明可以傳播給包括人在內的恒溫動物並在其中流傳。

寵物棄養、宗教放生、養殖逃逸以及執法人員誤把紅耳龜作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放生到保護區等因素,是導致該物種在野外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未有相關部門開展專門的調查和研究,也缺乏系統地對該物種限制進口、規範養殖和放生等的管理舉措,以至於每年仍有近千萬隻自國外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而國內養殖的個體每年約有3000萬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