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才寫了這一篇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與滅村悲劇 ,今天就看到官方證實小林村近300人罹難的消息;這幾天真的、假的、好的、壞的消息,一直從那邊傳出來,媒體(莫非是在官方壓力下?),乾脆把小林村的失蹤人數忽略不計這個無能又無恥的政府,是怎樣,這樣會讓你好過一點嗎?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劃」,作為美濃水庫的替代方案,從我粗淺的認知,也不需要用什麼「工業用水」與「民生、農業用水」,或者「要建設還是要環境」這種問題來做討論;因為它有一個本質上的矛盾。
它的假設是這樣的:
1. 【前提】曾文水庫是一個很大的水庫,即使是「豐水期」也裝不滿。
2. 曾文水庫集水區和楠梓仙溪、荖濃溪上游,雖然在「豐水期」水都很多,但是因為曾文水庫豐水期也裝不滿,所以可以透過「越域引水」,從楠梓仙溪、荖濃溪把水調過來,把它裝得滿一點,供應各種需求。
但是,首先發生變化的是,為了保護楠梓仙溪珍貴的生態資源(對,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那條「惡水」!)所以,這裡的計劃就首先停擺了,整個計劃只是做一條管子,從楠梓仙溪過去,並不從這裡引水(如下圖)。
這麼一來,整個引水計劃的水量就先少了一半,但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在前面所說的【前提】不存在了,因為泥沙淤積的關係,曾文水庫「變小了」,它從7.2億噸的容量下降到5.7億噸,而且,隨著泥沙的持續淤積,勢必越來越「小」(這一次颱風衝進去的泥沙量,又不知要讓它變小多少);到了豐水期,自己都得洩洪,就像現在(為了洩洪還造成下游的災情),引水過去要幹什麼呢?所以如果是水量豐沛的豐水期,引水計劃根本沒用,而枯水期根本引不到水(計劃只在豐水期引水);就變成只有在「水量不豐沛」的豐水期,才會從荖濃溪一條河引水,這時,水量已經不豐了,再把水抽走,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更大。
也就是說,引水計劃的【前提】不存在,整個計劃的作用大幅下降,連「經濟」都談不上了,這裡有一篇國民黨自己智庫的助理研究員寫的文章,就已經清楚地提到,這樣的計劃,比起最昂貴的「海水淡化」的成本還要高。
這還沒有顧慮到楠梓仙溪、荖濃溪上游脆弱的地理環境(一部分還靠引水計劃工程幫忙咧!),他們自己做的攔河堰都擋不住颱風,整個毀了,工程延宕,因為拖太久搞到需要做「環境差異分析」,隧道工程裡,有各種不確定的變因,有斷層、有天然氣,施工狀況頻頻,在這次風災裡,攔河堰工程人員也有十幾位殉職,實在讓人感到不值,他們到底為何而戰?為何犧牲生命呢?
當然更不值的,是所有罹難的居民,是滅村的小林村。就為了這個沒什麼用處的工程,這樣的犧牲,這是「經濟與環境的兩難」?真是狗屁不通!
昨天文章登出來之後,有一些「拋磚引玉」的功能,經過大家的提供資料,小林村滅村與引水工程土資場的關係更清楚了。這邊附上一些後續的資料:
這張是林聖崇提供的資料,從曾文水庫越引保護執行計畫書200607翻拍而得,聖崇註記「實際土資場狀况待證實」。
這一張圖片是從「南方手護聯盟」魯台營製作的簡報檔中截出來的,這份簡報檔我之前就看過,八八水災之後,又補上的新的資料,感謝瑾珮提供給我。
這張圖片跟我昨天提出的「三重夾擊」:一、楠梓仙溪洪水,二、獻肚山土石流,三、土資場阻礙水流。有所不同,它直指土資場就是土石流的來源,而其中「旗山二號」土資場的位置在更上游的地方,這些東西可能都還需要再查證(司法單位、監察院該做一點事情了吧?);另外,昨天聖崇也提到過,引水工程「炸山」也是造成地質破壞的重要原因。
要告慰小林村罹難者的靈魂,就要把越域引水工程擋下來。
※本文轉錄自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