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物學誌有成 原民智慧傳承卻面臨消失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民族生物學誌有成 原民智慧傳承卻面臨消失危機

2009年09月14日
本報2009年9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品潔報導

台灣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悠久歷史,其珍貴的傳統智慧與經驗知識,創造台灣多元的文化多樣性。隨著部落的遷徙、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及和生態環境的疏離,原民傳統智慧正面臨部落的文化疏離現象消失的危機。11日臺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研討會4百多位與會人士齊聚台大集思國際會議中心,探討台灣原住民傳統智慧如何傳承?

日據時期起,台灣原住民被迫不斷遷徙,加上種種外力因素,傳統知識正以驚人的速度流失。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石正人指出,這些傳統知識,其不可考的歷史資訊系統不但有其因地制宜的獨特之處,而且蘊含許多未知生物多樣性的秘密,是一般學校教育無法傳授的。研究團隊十幾人的努力歷經四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將原住民傳統生物知識數位化資料建置為一資料庫。臺灣民族生物學誌計畫的目的就是希望用科學的方法保存原住民傳統的經驗智慧。石正人認為「透過這個資料庫,如果想要進行某一族人和生活中動植物的使用互動關係,可以幫助一位博士生省去3年的學習相關知識光陰。」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裴家麒指出,有的原住民傳統知識可以被現在科學知識驗證,但很多則是無法被證實。例如曾經認為「台灣的山羌不可能2年生3次」的他,經過研究證實「台灣山羌平均7至8個月生產一次。」證明原住民說法無誤。但是即使證實這樣的結果,至今他也還不知道確切的原因,而這些花了諸多經費與人力驗證的知識卻是宜蘭泰雅部落裡的常識。裴家麒說「這些傳統知識有些是研究者可以『剛好』用科學知識證實,有些則是可能一輩子無力去證實的。...如果這些傳統智慧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不但可以省去大量研究人力與經費,還可提升學界研究一甲子的功力。」

原住民傳統知識部落知識歷史久遠且領域廣泛,因此需要有與土地良好互動的耆老協助進行田野調查的紀錄,幾乎目前所有的資料都是來自於部落的耆老口述,由部落年輕人進行翻譯。不過,面對傳統知識的傳承的科學非主流與語言疆界隔閡,常有譯者經驗不足,或研究者曲解或主觀的情形。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李世滄也指出,傳統知識的語言傳達上常有諸多限制,翻譯往的字面意義往往無法清楚地說明原住民語的字面背後的深刻意涵。有時同一物品或相同情境,經過不同的作者學習背景與生活地域的理解,常有原意與研究者或譯者詮釋的落差產生。因此,他強調「當要記載一個東西的時候,應用當事者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思考。」

然而,目前建置的速度仍然太慢,許多耆老正陸續凋零。加上老人習慣用母語溝通、野外查證時不便於行以及種種安全上的顧慮,都是田調進度緩慢的原因。嘉義大學助理教授王進發呼籲「台灣是南島語族原鄉...,如果不盡快,未來要找到這些傳統在地知識將會非常困難。」不過,憂心原住民文化消失的他也指出,光是建置資料庫仍然不足以延續原住民的文化,他認為原住民族生物學誌的計畫應以文化傳承為計畫核心。

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廖鎮洲泰雅族的王進發得自於父親豐富的山林知識,回部落耕耘在地保育的工作多年。他強調部落的凝聚力是千百年來文化的根,「只有認同文化的居民一起生活,文化才有力量固守族群傳統並傳承下去。」因為被分散在其他族群的文化中生存的原住民,失去傳承文化力量的聚落與生活空間,日漸遺忘狩獵與山林的智慧,於是珍貴的文化傳統也將隨之消失。因此他也認為八八水災「遷村政策其實就是滅村」。

李世滄指出,原住民的傳統經驗可以教導國民重新去省思利用資源的態度,同時學習利用這些傳統知識陪我們一起走過災難。然而,面臨原住民對於傳統知識學習的意願低、以及相關科學領域原住民人才斷層的現況,在地的知識要如何傳承?實在令人憂心!生態者關懷協會秘書長陳慈美認為原住民委員會應盡其職責,應將得來不易的傳統知識妥善規劃,落實原鄉在地人才培育的工作。政府該如何聆聽在地原住民的心聲建立參與管道,也是傳統知識傳承下去的關鍵。

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廖鎮洲「傳統知識因為199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才引起國際重視,但隨著因應公約的種種政策,回不會反而成為傳統知識的傳承的限制?」政大民族系簡圭彣提問的同時也想了解原民會看法?不過並未得到確切的回應。現場也有一位七十歲白冷部落的原住民老人對於長期受到國家公園法令限制提出感觸良多回應。他問台上的座談人士:「12職等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處長,跟我這沒用的老人,如果兩個人身上只能幾樣工具,一起到國家野外生活半年,誰可以活著回來?」國家管的是原住民的家園,卻比他這位只有小學畢業70歲的老人還不懂這塊土地。他問在座所有人士,「那麼是我這個沒唸書的老人比較認識我們傳統領域?還是12職等的高官呢?」引起熱烈歡呼與掌聲。郭華仁也認為,傳統知識的可貴,不是資料整理的多好或是建置的多齊全,而是「維持傳統知識的學習環境,讓耆老傳承這些特有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