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與吟唱的記憶 大漢溪畔的泰雅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流動與吟唱的記憶 大漢溪畔的泰雅

2010年01月08日
本報2010年1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lmuhuw本來的意思是指穿越、流動。做為名詞,指的是一種吟唱的方式,透過吟唱,傳遞部落遷移的歷史,也增加現實生活的元素,一代一代傳下去」。泰雅族知識分子,同時也是政大民族系助理教授的官大偉(daya)在「原無疆界」座談會上,介紹這個大漢溪畔的民族:他們與自然相處的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和現代科學交會時所產生的扞格。 

「Qutux llyung」指的是共享一條河流的聚落,這些聚落之間,可能因為上下游的區別而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當上游的人前往下游捕魚,下游的部落會將他較好的漁獲給上游的人,「因為上游比較不容易捕到這些魚,他們遠道而來比較辛苦。」官大偉說,這些聚落形成一種動態的協商交往模式,泰雅族稱之為「gaga」。沿著河流,泰雅族人分享食物、傳遞訊息。

要了解大漢溪,就必須先了解依著大漢溪遷移、居住的泰雅族。流過的不只是水,還有泰雅族的歷史記憶,藉由吟唱,教導下一代關於歷史和gaga的知識。

但是這樣的世界觀在統治者出現後被改變了,官大偉說,原本種植小米的山坡地被改種稻米,將傾斜的山坡整成梯田,還要挖溝渠導水。颱風一來,溝渠就壞了。

「水稻不夠生態,但是夠政治」官大偉表示,為了修建渠道,日本政府必須將聚落裡的人組織起來,建立名冊、強迫工作,實現國家權力對於身體的控制。只是原住民身體的反抗也不時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不想種田,就會故意把牛放稻田裡去破壞,然後說是收成不好,得去打獵」。

後來大漢溪的上游蓋了一個石門水庫,「石門水庫,是國家馴化自然的證明,也是國族神話的象徵。」在現代化的要求下,原住民同樣被納入中華民國,為這個共同目標努力。之後隨著石門水庫淤積嚴重,政府弄了許多攔沙壩,破壞了河川生態。 

為了整治石門水庫上游,政府搞了「參與式」集水區管理的辦法,將原住民納入,雇用原住民調查當地超限利用的情況。只是這樣的做法,僅僅把原住民放在最低階的勞務層次,同時讓部落內利益乎相衝突而產生矛盾,卻沒有將原住民對河流的知識納為整治河川的選項。論述層次上,原住民仍然缺席,而對於流域的整治,仍缺乏整體的想像。

「科學就是一套關於世界的故事,以及一套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方式」官大偉用Tewa族印地安學者──Cajete的話總結大漢溪與泰雅族的故事。當現代國家從功能面去想像一條河流時,只能描繪出水庫或工程;但是對於原住民而言,卻是充滿生活中累積下的知識,「當我躺在河裡,讓水流流過我的身體,穿越身體的,還有我們部落的記憶。」 只有學會和它相處,才不會繼續妄想以非自然的方式去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