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自製首部潔能環保 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 2011年上路服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人自製首部潔能環保 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 2011年上路服務

2009年09月23日
摘錄自2009年9月22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引自國外技術的低底盤油電混合動力公車明年就會上路,而國人主導自製的MIT版本後年(2011)也馬上跟進服務大眾,將讓國人耳目一新,瞭解台灣也有如此創新技術。

在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協助下,成運汽車及國內相關上中下游廠商於9月22日組成「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研發聯盟」共同響應節能減碳,致力於自主研發、製造Design in Taiwan的大客車,更跨出傳統的汽柴油動力領域,朝低排放的混合動力、零排放的純電動系統前進,讓國內擁有每年100億、近2000輛的巴士市場需求,通通轉為100%國人主導,更有能力外銷至歐美、東南亞等地。

發展綠能環保大眾運輸工具已是世界趨勢,TARC在今年藉由「電動車產業研發聯盟」的啟動,結合產、官、學、研的資源,引領業界提升整體研發能量,帶動產業快速轉型,促進國際商機,為台灣電動車產業開創發展的康莊大道。依據產業特性分析,進行產業聚落推動與催生。

TARC主委同時也是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說明,聯盟發展的重點將放在自主底盤結構設計、高鋼性車身&輕量化、混合動力系統匹配、整車電系自主開發設計,藉此整合國內外巴士設計能力,讓技術know how深根發展,為發展本國自有巴士技術動能做蓄積。成運汽車吳定發執行董事指出,雖然國內已有電動巴士產品發表,但柴油與電池交替使用的混合動力系統卻更適合巴士使用。原因在於車輛起步時需要大動力輸出,也是最耗油與排放污染最嚴重的時刻;若改用電池,由於瞬間輸出動力較柴油引擎來的適合且純淨,完全符合節能減碳的宗旨,在續航力上混合動力系統還有柴油可以支應,亦適合國道客運的長距離或公車路線的長久行駛,使用混合動力巴士不僅省油,投入的開發也會為上中下游產業生產鏈帶來每年500億產值,可謂是造福社會、造福人群、親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