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台灣921大地震、2008年512中國汶川大地震到今年台灣八八水災,媒體作為災難現場的第一手觀察者,報導之餘如何促成社會從環境反撲中省思永續的下一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世新大學23日上午假世新大學舉辦一場「兩岸媒體看災後重建的永續途徑」交流論壇,分享過去一週來走訪921災區見聞,探討社區如何凝聚行動力,以及結合綠色經濟的可能性。
回憶採訪災區經驗,《人與生物圈》雜誌社研究員陳向軍說,「四川大地震剛發生時,一個軍官告訴我他開車進入災區,那天晚上下著雨,四週一片漆黑,車燈照著路邊成堆的屍體和站在屍體旁淋著雨的人…」陳向軍表示,看著921地震博物館裡保留下來的遺址,他沒有太多感覺,因為四川大地震時已經遭遇太多。但是20日晚上在埔里紙教堂舉辦的祈福音樂會,卻讓這群媒體人看見跨越十年仍然存在的愛。
災難將全部的人團結在一起,天津電視台記者高志峰表示,20日埔里紙教堂祈福晚會上,每個參與者看起來很開心很幸福,很享受重建的成果。同時高志峰還發現,社區在重建過中將綠色經濟的概念帶入,希望以對環境友善的態度來恢復家園。而這個概念的實踐,也反映在民宿主人經營理念、社區公共空間建造、有機作物等面向。
人與生物圈雜誌 研究員 陳向軍 一直到20日,陳向軍才風塵僕僕的趕到,本以為他來不了了,但他還是突破重重難關來到台灣。 作為人與生物圈雜誌研究員7年,陳向軍自修念了許多生態與社會科學類的書,某次談話聊到了大陸改革開放後的資本主義,陳向軍老師問起是否念過《資本論》,接著滔滔不絕講述他對馬克思觀察資本主義的心得。其實陳向軍的本科是食品方面,社會科學的知識全靠他自修而來。 曾經也是報社記者的他表示,記者大多是將別人說的話湊在一起,但他希望能讓讀者知道更多,因此轉向雜誌作深度報導。 面對大陸因為改革開放後急速成長的經濟,以及接著而來的環境破壞,陳向軍希望能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為物種消失所引發的危機是全面且相互連帶的。 為了達到教育民眾的目地,陳向軍積極探訪各地,收集資訊。這次來到台灣也抽空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洽談未來合作可能,希望在物種保育上一起努力。 |
對於何在重建過程中結合綠色經濟。《南風窗》雜誌社記者陳統奎表示,台灣農村在災後提出一套發展進程,強調「先生態、再文化、後經濟」,放下營利,讓社區分享治理,進行培力。這也是中國大陸目前所欠缺的,當大陸要發展農村經濟時,做法是開放市場讓企業進入,以海南島為例,發展農村的做法是讓房地產公司規劃和建設,而民眾只要負責消費,卻沒有參與的機會。
民眾參與的重建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社會力,雲南信息報記者郭敏表示,幾天下來,看到民間蓬勃的社會力,到現在他還不了解這股力量從何而來,「大概就是需要一群傻人吧,」才有辦法在茫茫未知中掙扎前進。郭敏觀察到,台灣因為有「孤島心態」,擔憂能源有限,因而想盡辦法而尋找解決方案,第三是寬鬆的政治空間,民眾有機會大鳴大放,實踐出多元的想像。這些在摸索中走出一條路的社區當然也面對一些問題,其中之一便是農村人口流失的問題仍未解決。
「重建並不是回到過去狀態。」公共電視台記者郭志榮表示,從危機中看見轉機。曾是重建過程中的主要工作。觀光或農產品發展能夠為地方帶來契機,除了這種方式,農村凋敝讓一些年輕人回歸農村,希望恢復農村生活面貌,而反資本主義的綠色經濟著重在自然社會的回歸,更促成一種綠色生活。
921讓許多潛在問題被迫提前面對,為了解決問題地方必須找出一條路,但不論哪種方式都還在摸索階段。高志峰表示,好壞是相對的,只有多多觀察才能了解。環境方面,陳向軍則認為災害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影響超乎想像,長期的監測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