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演化之舞

與眾不同的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上)

2009年10月12日
作者:黃俊諺、林惠真(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暨熱帶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水中游的、嘴裡吃的、市面上常見的魚隻絕大多數屬於硬骨魚類。然而,大部分的魚隻主要藉由水中的溶氧進行氣體交換,並利用與哺乳動物肺臟相似的魚鰓來作用。但並非所有的魚類都單純利用水中的溶氧,部分魚種也可以與人類一樣呼吸空氣。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與眾不同的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與一般常見的魚種有何特殊的差異。

少見的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

根據文獻記載,硬骨魚類依照呼吸空氣模式而言,可以區分成呼吸空氣魚類(air-breathing fish)與非呼吸空氣魚類(non-air-breathing fish)。所謂的呼吸空氣魚類,是指除了基本的魚鰓進行氣體交換外,尚可藉由行為或特殊的結構直接利用空氣以進行氣體交換。非呼吸空氣魚類則只利用鰓部進行氣體交換,較為常見。

現今已知硬骨魚中有17目、49科、125屬、374種魚類為呼吸空氣魚類,分佈位置大多與其呼吸模式為何有關,約佔所有硬骨魚約2%,種類不多也鮮少被關注。若更進一步以生存棲地類型來看,又可將呼吸空氣魚類區分為兩棲型呼吸空氣魚類(amphibious air-breathing fish)及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aquatic air-breathing fish)兩種。兩棲型呼吸空氣魚類如鰕虎魚科的彈塗魚類利用濕潤的體表,在短暫的離水環境下可協助身體進行氣體交換。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則如台灣早年在溪流與溝渠中常見的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其具有特化的輔助呼吸空氣器官,可協助魚隻進行氣體交換,利於在溶氧不足的環境中生存。

呼吸空氣的法寶是?

到底這些可直接利用空氣來呼吸的魚類,靠的是哪些器官的輔助呢?從一位國外學者Graham於1997所著作的《呼吸空氣魚類(Air-Breathing Fish)》一書中可以知道,輔助呼吸空氣器官至少包括上鰓器(suprabranchial chamber)、樹狀結構(dendrites)、迷器(labyrinth organ)、肺與腸等等。

再拉回到魚鰓的介紹,魚鰓為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器官,主要爲維持體內的平衡,包括氣體交換、離子調節等1。基本上,硬骨魚類的鰓由鰓弓(gill arch)、鰓耙(gill raker)、鰓絲(gill filament)與鰓薄板(gill lamellae)所組成。成對鰓絲架構在鰓弓上,鰓耙則分佈在鰓絲對側的鰓弓,每條鰓絲上有兩排的鰓薄板。鰓上皮組織主要由四種細胞所構成:平鋪細胞(pavement cells)、富含粒線體細胞(mitochondria-rich cells)、黏液細胞(mucous cells)與未分化細胞(undifferentiated cells)。平鋪細胞主要是行氣體交換的細胞。富含粒線體細胞中則分佈著許多離子調節蛋白質2,是鰓部離子調節功能的主要動力來源,使魚鰓可調節身體內的離子恆定。因此離子調節功能可利用離子調節蛋白質(NKA)的活性值來進行估計,後續文章討論亦利用此來代表鰓部功能的變化。

迷器,是眾多輔助呼吸空氣器官中的一種。在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中,它是從第一對鰓弓衍生出來,在魚隻左右側各一個,具有似鰓絲包覆(folding lamella-like)與軟骨組織,且表面呈現高度血管化(vascularized)的構造(圖一)。其位於鰓室上方,接受第一對與第二對鰓弓的出鰓動脈血液,主要功能為協助氧氣吸收。至於二氧化碳的排除,則主要在第一與第二對鰓中進行。過去藉由攀鱸科(Anabantidae)的攀木鱸(Anabas testudineus)血管模型觀察可以了解,其魚鰓與體循環具有特殊的血液循環模式。這種特殊的過程形成一種類似哺乳動物的雙循環血液系統,後鰓可能有型態上的變異,以利前鰓與迷器組織交換的充氧血,快速的輸送到全身利用;這種循環系統,與一般硬骨魚類所具有的單一循環系統有所不同(圖二)。


圖一:迷器是輔助呼吸空氣器官中的一種,其在魚鰓上的相對位置與放大照片。

圖二: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所具有的類似雙循環血液系統,血液從心臟(VT) 出發流經前鰓(G1:第一對鰓、G2:第二對鰓)直接進入迷器組織(LO),並在這兩個位置進行氣體交換,藉由流經身體中的主要血管後(DC)再度流回心臟。第二次循環則亦從心臟出發,流經過後鰓(G3:第三對鰓、G4:第四對鰓),進行體循環系統中(SC)進行組織間的氣體交換,最後藉由血管(PCV與HV)重新流回心臟。

水生型呼吸空氣魚類中的攀鱸亞目(Anabantoidei),是一些長期存活在低溶氧的沼澤地與緩流區域的魚類。前人過去對這群物種的研究,大多利用樹酯灌流並製作成血管模型,觀察鰓部微血管的型態與血液循環模式,並且明確指出此亞目的魚種,四對鰓已有外觀上的型態變異情形。針對此現象,有人推測攀鱸亞目的魚種,前後對鰓(前鰓為第一與第二對鰓;後鰓為第三與第四對鰓)功能可能有分化情形出現,但實際情形為何,尚未有明確的實驗結果與論述,也更引發我們對於此魚種的討論興趣(明日待續)。

1鰓為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器官,主要爲維持體內的平衡,除了氣體交換、離子調節,還含有酸鹼平衡與含氮廢物排除等功用。然現今主要在討論鰓部功能時,大多會從氣體交換與離子調節的觀點來切入主題,因為此兩個功能最常用來討論,也最具代表性。

2 這種蛋白質為Na+, K+-ATPase (NKA) ,為魚鰓初級主動輸送的蛋白質。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