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回顧:俄羅斯遲疑不前 京都議定書缺一腳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3回顧:俄羅斯遲疑不前 京都議定書缺一腳

2004年01月20日
策劃:環境資訊協會

1997年所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在美國與澳洲相繼宣佈退出或擱置之後,面臨了空前的危機。由於該議定書規定,當締約國數目達到55個,並且締約國在1990年之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5%時,京都議定書方能產生法律效力。到去年11月之前,全球已有120個國家加入議定書,但是這些國家所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佔44%,因此俄羅斯所佔的17%便顯得舉足輕重,該議定書之命運可以說是完全操於俄羅斯的手中。

然而,原本表態支持京都議定書的俄羅斯,在美國的大力鼓吹之下,立場竟也開始出現搖擺的跡象。自從前年約堡世界永續高峰會議上俄羅斯表示可能批准議定書以來,國際間對俄國即寄予厚望。但此後俄國腳步緩慢,這使得在去年於米蘭召開的第九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締約國大會(COP-9)」因而未獲得實質性的進展。

俄國官方對此議題經常發出令人混淆的訊息,普亭總統去年曾表示,雖然俄羅斯十分關心全球氣候,但是俄羅斯將不會於2003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去年底,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則報導了俄國經濟部副部長齊卡諾夫的談話,釋出俄羅斯正趨向於批准京都議定書的訊息。但在前一日,俄羅斯首席經濟顧問才表示,「京都議定書對俄羅斯的經濟成長形成重大的限制。」這讓外界難以理解到底俄羅斯的立場為何。

對此,歐盟倒是信心滿滿,深信其透過「綠色外交網絡」所施加的政治壓力終將發揮效用。歐盟執委會主席普羅迪(Romano Prodi)12月16日在歐洲議會上公開保證說,俄羅斯終將加入批准議定書的行列,使該議定書能夠正式生效成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