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NGO交流 社區環保故事驚喜感動不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NGO交流 社區環保故事驚喜感動不斷

2009年10月25日
本報2009年10月23日花蓮訊,林穆琳報導

「有人是如來佛、釋迦牟尼佛、活佛的轉世,老人們笑我是麻雀轉世!」鏡頭前,青海果洛州的喇嘛,直憨對著天空說話,引來在座兩岸人士的連連笑聲。

這是第四屆「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第一場座談的現場。 10位中國環保NGO代表,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邀請,來台進行訪問。行至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與「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鐘寶珠進行對談,並分享社區推動保育工作過程中的動人故事。

多年在花蓮耕耘的環運人士吳寶珠,則感嘆在台灣保育團體力量的薄弱,因此面對任何環境議題的挑戰,需要有所策略,並尋求伙伴支持、互結聯盟。她以「七星潭事件:危險來襲」的影片製作為例,這是為了呈現七星潭可能遭財團獨佔的實情,以引發更多人關心而製作,其中就結合了東華大學師生合作影片,並透過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無限傳送播放。

而來自北京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執行主任孫姍,分享了「鳥語者」故事。影片記錄一位有繪畫天賦且善觀察鳥的喇嘛札西桑俄,以繪畫方式記錄青海果洛州的鳥類多樣性,繼而集合當地人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並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支持下,對日漸稀少的藏鵐展開保育行動。

支持喇嘛札西桑俄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是在中國展開本土化且獲得成功的少數幾個民間組織之一。山水的執行主任孫姍分享案例之餘,也提到故事雖感人,但當地受氣候變遷影響而造成的生態危機情況,遠比影片中介紹的嚴竣得多。

另一個故事,則是發生在雲南省三江並流區的普米族村中,當地擁有良好的森林及美麗溪谷,人們卻習慣四處棄置劣質膠鞋造成林地及河川的污染。因此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發起一個以50雙舊鞋換一雙新鞋的活動。未料在短短三天內,村民們共收集到750多雙廢鞋,讓只準備了19雙新鞋的地球村工作人員當場傻眼。

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的專案主管李軍玲,也分享NGO所提供的服務要適切當地環境,並且要進入當地前,應先做好調查,以免蹈覆輒。例如當初他們原本要做森林保護,但其實當地的廢棄物問題才是棘手之處。

眾人在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鐘寶珠引領下探訪南華社區,對社區中栽種的熱帶植物、砌石工法和菸樓印象深刻。甘肅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的徐定艷表示敬佩當地傳統文化智慧的傳承;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聯合會的姜玫瑰讚美:「整個社區圍牆高度很矮,方便交流,真是很人性化很溫暖的社區!」

後續中國NGO參訪團將前往台東親自體驗工作假期,並於10月28日在關渡自然公園舉辦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交流論壇,分享數日來的交流心得,詳情請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